古诗简介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及“叙事诗双璧” 。后又把《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治舒县,汉末迁皖县,均在今安徽境内)的一桩婚姻悲剧 。历代传唱,成为艺术创作不竭的源泉 。
孔雀东南飞并序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两汉:佚名【原文】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
【译文】东汉末年建安年间,庐江府小吏焦仲卿的妻子刘氏,被仲卿的母亲驱赶回娘家,她发誓不再改嫁 。但她娘家的人一直逼着她再嫁,她只好投水自尽 。焦仲卿听到妻子的死讯后,也吊死在自己家里庭院的树上 。当时的人哀悼他们,便写了这样一首诗 。
【原文】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
【译文】孔雀朝着东南方向飞去,每飞五里便是一阵徘徊 。
【原文】“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
【译文】“我十三岁就能织出白色的丝绢,十四岁就学会了裁衣 。十五岁学会弹箜篌,十六岁就能诵读诗书 。十七岁做了你的妻子,但心中常常感到痛苦伤悲 。你既然已经做了府吏,当然会坚守臣节专心不移 。只留下我孤身一人待在空房,我们见面的日子常常是日渐疏稀 。每天当鸡叫的时候我就进入机房纺织,天天晚上都不能休息 。三天就能在机上截下五匹布,但婆婆还故意嫌我缓慢松弛 。不是我纺织缓慢行动松弛,而是你家的媳妇难做公婆难服侍 。我已经受不了你家这样的驱使,徒然留下来也没有什么用处无法再驱驰 。你这就禀告婆婆,及时遣返我送我回娘家去 。”
【原文】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
【译文】府吏听到这些话,便走到堂上禀告阿母:“儿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福相,幸而娶得这样一个好媳妇 。刚成年时我们便结成同床共枕的恩爱夫妻,并希望同生共死直到黄泉也相伴为伍 。我们共同生活才过了两三年,这种甜美的日子只是开头还不算长久 。她的行为没有什么不正当,哪里知道竟会招致你的不满得不到慈爱亲厚 。”
【原文】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译文】阿母对府吏说:“你怎么这样狭隘固执!这个媳妇不懂得礼节,行动又是那样自专自由 。我心中早已怀着愤怒,你哪能自作主张对她迁就 。东邻有个贤惠的女子,她本来的名字叫秦罗敷 。她可爱的体态没有谁能比得上,我当为你的婚事去恳求 。你就应该把兰芝快赶走,把她赶走千万不要让她再停留!”
【原文】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译文】府吏直身长跪作回答,他恭恭敬敬地再向母亲哀求:“现在如果赶走这个媳妇,儿到老也不会再娶别的女子!”
- 寡人之于国也赏析及译文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
- 列子说符篇的内容 列子说符原文及翻译
- 余作醉翁亭于滁州翻译全文 醉翁操苏轼原文及翻译
- 有人说话总是骂骂咧咧,尖酸刻薄,这个毛病真的改不掉吗?对自己及家人有没有影响?
- 天津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惠及221.2万人, 你怎么看?
- 望江南李原文解释及诗意 望江南李煜诗词赏析
- 小石潭记全文考题及主旨 小石潭记通假字及词类活用
- 花非花原文赏析及诗意 花非花白居易古诗意思
- 李清照声声慢慢的译文 李清照声声慢原文及翻译
- 八声甘州的翻译及赏析 八声甘州苏轼赏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