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妙对文言文注释 孔融被收文言文翻译注释( 五 )


[6]不:同”否” 。
[7]大人:对父母或父母辈的尊称 。
【译文】
孔融被捕,朝廷内外都很惊恐 。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九岁,小的八岁 。两个孩子依旧在玩琢钉戏,一点也没有恐惧的样子 。孔融对前来逮捕他的差使说:”希望惩罚只限于我自己,两个孩子能保全性命吗?”这时,儿子从容地上前说:”父亲难道看见过打翻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的蛋吗?”随即,来拘捕两个儿子的差使也到了 。
【评析】
本文所述故事的背景是曹操准备南征刘备和孙权的时候,孔融劝曹操不要南征,曹操没有听他的,孔融便在背后发了几句牢骚,这几句话却刚好传到和他向来不和的御史大夫耳里 。于是他们就添油加醋地向曹操禀告,曹操大怒,下令处死孔融一家 。而他的儿子那时候还不大,都只有几岁,孩子们知道衙役们不会放过自己,他们不慌不忙地对孔融说:”您见过捣翻的鸟巢下还能有完好的鸟蛋吗?”表现了他们从容不迫、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让人想不到孔融两个孩子年纪虽小,却传承了他们父亲的气度和智慧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成语即出于此 。
祢衡为鼓吏
【原文】
祢衡[1]被魏武谪为鼓吏,正月半试鼓[2] 。衡扬桴为《渔阳参挝》[3],渊渊[4]有金石声,四坐为之改容 。孔融曰:”祢衡罪同胥靡[5],不能发明王之梦[6] 。”魏武惭而赦之 。
【注释】
[1]祢(mí)衡:字正平,东汉末平原人 。与孔融是忘年交 。孔融向曹操推荐他,但他恃才傲物,托病不往,惹怒了曹操 。于是令他为击鼓的鼓吏,想羞辱他 。在八月的朝会,曹操让祢衡击鼓,他裸身立于曹操前,大骂曹操 。后被黄祖所杀 。
[2]月半试鼓:《文士传》记载此事说:”后至八月朝会,大阅试鼓节 。”
[3]桴(fú):鼓槌 。《渔阳参挝》:鼓曲名 。曲名称渔阳,是借用了东汉彭宠在渔阳起兵反汉,最后兵败身死的故事 。参挝,敲击鼓的调子、节拍 。这里祢衡击此鼓乐,意在讽刺曹操 。
[4]渊渊:形容鼓声深沉凝重 。
[5]胥(xū)靡:古代刑罚之名,相当于现在的从犯,服刑的囚犯 。这里指傅说,商天子武丁把他从服劳役的囚徒中起用为相 。
[6]”不能”句:意思指鼓曲感动不了魏王曹操 。明王,英明的君王,指曹操 。
【译文】
祢衡被魏武帝曹操贬谪为鼓吏,正遇八月中会集宾客要检验鼓的音色 。祢衡扬起鼓槌演奏《渔阳参挝》,鼓声深沉凝重,犹金石之声,在座的人都为之动容 。孔融说:”祢衡之罪,和殷时服刑的犯人傅说相同,可是没能感动贤明的君主从梦中惊醒过来 。”魏武帝听后很惭愧,就赦免了祢衡 。
【评析】
祢衡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只是生性怪癖 。因为他总是认为世上没有足够让他去佩服的人,所以,他对待别人总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态度,所以被曹操贬黜为一个打鼓的小卒 。而他作的《渔阳参挝》确是”渊渊有金石声”,可以令”坐上宾客听之,莫不慷慨” 。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慷慨激昂的感觉,孔融借机会向曹操进言,想要给祢衡挽回局面 。他所说的傅说的故事是:殷朝时天子武丁梦到天赐良才,于是在牢里发现了傅说,后来用为大臣,辅佐治理国家,殷朝于是开始兴盛 。孔融讥讽曹操不能像殷高宗一样有求贤的想法 。曹操肯定不会听不出来,所以孔融的话让他觉得羞愧难当,于是便赦免了祢衡 。孔融很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的意思,在讥讽曹操的时候同时也挽救了祢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