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道可行文言文《直道可行》选自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原文是:
济南同知吴公 , 刚正不阿 。时有陋规:凡贪墨者亏空犯赃罪,上宫辄庇之,以赃分摊属僚,无敢梗者 。以命公,不受;强之不得,怒加叱骂 。公亦恶声还报之,曰:“某官虽微,亦受君命 。可以参处,不可以骂詈也!要死便死 , 不能捐朝廷之禄 , 代人上枉法赃耳!”上官乃改颜温慰之 。人皆言斯世不可以行直道;人自无直道耳,何反咎斯世之不可行哉!
2、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类型名词的活用: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例如:驴不胜怒 , 蹄之 。名词的使动用法,例如: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例如:孟尝君客我 。名词直接做状语,例如:良庖岁更刀 。动词的活用:
动词活用为名词 , 例如:奉不可失,敌不可纵 。动词的使动用法,例如:焉用亡郑以陪邻?动词的为动用法,例如:死国可乎 。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 例如:大行不顾细谨 。形容词作动词,例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例如:渔人甚异之 。数词的活用:
数词用作动词,例如:古者天下散乱 , 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 。
3、伯牙鼓琴文言文【直道可行文言文】1、原文: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
2、译文:伯牙弹琴 , 锺子期听他弹琴 。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 。”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 。”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 , 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
4、振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振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举,举起;抖动;奋起,振作;整顿;救济;震动;惊恐;威吓等 。
文言文振的意思
①举;举起 。《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 。”
②抖动 。《屈原列传》:“新浴者必振衣 。”
③奋起;振作 。《教战守策》:“痿蹶而不复振 。”
④整顿 。《史记·主父偃传》:“诸侯春振旅 , 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 。”
⑤通“赈”,救济 。《论积贮疏》:“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
⑥通“震”,震动 。《张衡传》:“如有地动,尊则振龙 。”
⑦通“震”,惊恐 。《荆轲刺秦王》:“秦武阳色变振恐 。”
⑧通“震”,威吓 。《谏太宗十思疏》:“振之以威怒 。”
振的基本字义
1、搬动,挥动:振动 。振荡 。振幅 。振臂 。振聋发聩(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
2、奋起,兴起:振奋 。振作 。振兴(xīng) 。振振有辞 。
3、古同“赈” , 救济 。
4、古同“震”,威震 。
5、夫在文言文里什么意思有以下意思:1、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夫,农夫,万夫不当之勇等;2、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夫役,拉夫等 。3、夫子:旧时对学者的称呼;旧时称老师;旧时妻称夫;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 。4、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夫,夫妇等;5、妇妻;6、量词 。另外,当读夫(fú)时有以下意思:1、文言发语词;2、文言助词:如逝者如斯夫;3、文言指示代词 , 相当于“这”或“那” 。
- 是谁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
- 砚眼文言文翻译
- 什么叫兼语文言文中
- 弈秋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 只有文言文怎么说
- 如何用文言文夸人聪明
- 柳宗元传文言文翻译
- 人有负盐负薪者文言文翻译
- 陶渊明记文言文
- 文言文中的徐有哪几种意思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