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课堂小结
孩子们,这篇课文叫“祖先的摇篮”,那么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子的?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相信你们也会感受到祖先的摇篮的美!
板书设计:
23.祖先的摇篮
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表示动作的词语 。
2.理锯课文内容,明白“祖先的摇篮”所包含的意思 。
3.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学习
1.出示生词“祖先、浓绿、蓝天、掏鹊蛋、蔷薇、摘野果、比赛、回忆、一望无边”,指名朗读词语,教师适时补充出示读错字词的拼音,再次教读字词 。
2.学生齐读诗歌,教师适时进行部分小节的范读指导 。
3.过渡引入: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也仿佛看到了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快乐生活的画面 。下面,我们再一起走进课文,去体会祖先的生活吧!(引读课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朗读诃语、诗歌,不仅有效进行了基础认知的夯实,同时,也让学生产生愉悦的惰感体验和学习诗歌的积极期待 。
二、精读感悟,融入画面
1. 学习第1小节 。
(1)全班齐读第1小节,想一想,“摇篮”指的是什么?“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子的?
①学生交流“摇篮”的意思,引导学生感受这里的“摇篮”是指人类的发源地 。再让学生联系小时候睡摇篮的情景,理解“摇篮”这个词的两种不同的意思 。
②出示原始森林的图片,学生自主说一说,再相机出示:“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让学生图文对照,感受“袒先的摇篮”的样子 。
(2)指导学生朗读第1小节,要用向往的口气读出祖先摇篮的神秘感 。
学生齐读第1小节,从中体会祖先摇篮的大 。
2.学习第2、3小节 。
(1)过渡:婴儿在摇篮中生活、成长,那么,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这个大摇篮里又是如何生活的呢?我们到涛歌中来找一找,并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一读诗歌的第2小节,说一说,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干什么了?
①学生交流讨论祖先在大树上曾做过什么,汇报,教师引导 。
师: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
生:摘野果 。
师:你觉得我们的祖先曾摘过哪些野果?
生:摘过野桃子 。
生:摘过野樱桃 。
师:祖先们摘了这么多好吃的野果,老师都想尝一尝呢 。祖先还在这些大树上千什么了呢?
生:掏鸟蛋 。
师:想一想,他们是怎么掏鸟蛋的?
生:寻找有鸟窝的大树,爬上树,把鸟蛋掏下来 。
师:鸟蛋是用来孵化小鸟的,没有了鸟蛋,鸟儿就不能繁衍后代了,你们觉得祖先们掏鸟蛋这种行为对吗?
引导学生感受到掏鸟蛋的错误,但在那个时代,由于生产力低下,食物非常匮乏,祖先们只能靠摘野果、掏鸟蛋来生存 。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为了保护鸟儿,不能再掏鸟蛋了 。
②说一说祖先在草地上曾做了些什么?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
(3)轻声朗读第3小节,想一想,那时的孩子们在原始森林里做过哪些游戏呢?找一找,并画出与之相关的表示动作的词 。
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逗松鼠 采蔷薇 捉蜻蜓 逮蝈蝈
(4)让学提炼第2、3小节中表示动作的词,感受祖先的快乐生活,再想一想,这些词语分别是和什么词搭配的?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表示动作的词语后面连接的是一个表示名称的词 。
-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表
- 三年级下册广播稿怎么写 小学三年级上册广播稿
-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2022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 八年级英语如何快速提高 8年级英语上册
- 语文教学模式的定义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 圆的环形面积公式是什么或什么 六年级上册圆环的面积公式怎么求
- 七年级上册生物手抄报第一单元图片 七年级上册生物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的轮廓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总结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表
- 三年级教研组工作总结 三年级语文教学总结范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