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姜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概述】干姜为常用中药 , 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的功能 。姜在我国既供食用又供药用,应用和栽培历史悠久,人人皆知,家喻户晓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zale Rosc的根茎 。除东北外,我国大部省(区)市有栽培 。干姜主产四川犍为、宜宾,贵州 , 浙江等地,以四川、贵州所产质量佳,产量大,驰名全国 。
【生长环境】多栽培于阳光充足的沙质壤土星 。
【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白(干)姜适宜栽于地势略带倾斜,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尤其是荒地栽培最好 。河流或山溪冲积地带的粗沙地、低畦地、重黏土均不适宜栽种 。白姜不宜连作 , 一般隔年栽培1次 。栽培白姜的土地应精耕细作 , 深翻40厘米,犁耙整平 。
2、选种催芽:白姜分为黄口、白口姜两种 。黄口姜外皮白中带黄 , 个头比较瘦?。乃纸仙?nbsp;, 内部肉质较黄 , 干后个头?。?肉质粗老 , 品质较次 。白口姜外皮较白,个头肥大,内部肉质白而细嫩,干后个头大,品质良好 。一般药农选白口姜作种 。立冬前后,在晴天先收获种姜,选择苗种健壮、无病虫害及根茎肥大的作种 。将姜种挖取后,去掉茎叶(注意不要扯破根茎的皮,以免腐烂) , 100千克姜种约带泥沙30千克,即放入窖内储藏 。由于白姜生长期较长,需要较高的气温,因此必须提早下种 , 并进行催芽,使其出苗快,不会缺窝 。在惊蛰前后(3月上旬)把窖藏的姜种取出 , 放在阳光下晒1~2天,晒干水气,抖去泥土,然后用一竹笆铺上稻草,将种姜堆在稻草上 , 竹笆架在灶门前,高200厘米,利用炊烟的温度,促使种姜发芽 。清明前后,种姜开始萌芽,芽长3~5厘米,取出栽种 。未萌芽的种姜,必须用腐熟的堆肥晒成半干(其中绝大部分是牛粪)弄成细粉,混合一些泥沙和草木灰,在室内分层堆积,一层种姜一层堆肥,重叠堆积起来继续催芽 。半个月后检查1次,以后每3~5天翻看1次,已萌芽的种姜即可取出栽种 。
3、栽姜:一般在清明到谷雨后栽姜 , 到立夏前栽种完 。栽姜时,将已萌芽的种姜切成小块 , 每小块必须保留1个芽(如有2个芽可去掉1个较弱的芽) 。用锄头挖窝,窝深10~15厘米 , 口大34厘米,窝底要平,过浅土壤易干燥,白姜生长不好;过深幼苗不易出土,且根多不成块状 , 成为竹根姜,不能供药用 。行株距均为47~50厘米见方 。每窝先放姜种1小块,芽子向上,每667㎡地用腐熟的堆肥(牛粪、草木灰)1500千克 , 粪水1500千克,少量的油饼,混合作底肥施入窝中 , 然后盖泥土 。切好的种姜,必须当天栽完,若放3~4日,因部分水分蒸发,栽后出苗缓慢或不出苗 。
【栽培管理】
1、追肥:第1次追肥在芒种后夏至前,苗高26~33厘米 , 有3~4片叶子时,施入畜粪750~1000千克/667平方米 。第2次在大暑前后,施入畜粪1500~2000千克/667平方米,拌以发酵的油饼25~50千克,在每窝侧挖穴施下 。这时正是姜苗生长盛期,气温高,日光猛烈,应结合表土浅耕,减低地面水分蒸发 , 保持土壤中一定的水分 。第3次追肥在处暑前后 , 施牲畜粪1500~2500千克/667平方米 。施肥的时候,100千克粪对水50~100千克,先淡后浓,选择阴天施下 。施肥后,在植株周围培土3~6厘米,以免姜根露出地面 。
【干姜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2、中耕:在每次施肥前,宜除草1次 。如果白姜栽时种在荒地里,雨水又充沛,杂草更容易生长 , 必须勤除 。姜苗齐时 , 即开始第1次中耕,先将杂草连根拔除,再浅锄松表土约3厘米深,不宜太深,以免锄伤种姜及新生的幼芽 。过20~30天 , 已有3~4个新芽出土,即进行第2次中耕 。再过20~30天进行第3次中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