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概述】郁金为常用中药,始见于《药性论》 。具有行气化痰、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的功能 。本品有多种来源 , 主要有黄丝郁金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绿丝郁金为姜科植物莪术Curcumd zedoaria non Rosc.;温郁金为姜科植物郁金Curcumawenyujin Y.H.chen etc. Ling. 桂郁金又名莪苓,为姜科植物桂郁金Curcumakrvangsinensis S.g. Lee etc.F.Liang.川郁金又名白丝郁金,为姜科植物川郁金Curcuma sp.的块茎 。均为栽培 。黄丝郁金、绿丝郁金、白丝郁金主产四川犍为、重庆、宜宾、新津等地;温郁金主产浙江瑞安;桂郁金主产广西、云南等地 。
【生长环境】多栽培于向阳、湿润的田园、水沟边上 。
【种植技术】
1、土壤及前作物:郁金宜栽培于排水良好,肥沃的沙质壤土里 , 上层疏松,下层紧密,便于保水、保肥 。前作物为白芷、玉米或黄豆 。由于郁金在夏至前下种多与玉米套作 。每栽1年 , 即须轮作1次,不能连作 。
2、选种与栽培:
(1)选种:郁金用地下茎姜黄作种,有3个品种:
①黄丝姜:外皮黄白色,内心金黄色 。所产姜黄与郁金品质均好 。但郁金体形小 , 产量低,每667平方米产郁金50~65千克,姜黄350~400千克 。
②绿丝姜:外皮黄白色,内心淡绿色 。不择土,可种于较瘠薄的土壤 , 栽种较黄丝姜、白丝姜略早,所产姜黄为“莪术” 。每667平方米产莪术400~450千克,郁金50~60千克 。
③白丝姜:内心黄色 , 如鸡蛋黄 , 产量较高 。每667平方米可产郁金100~125千克,姜黄350~450千克 。
(2)整地栽种:
①整地:地一般不耕 。如系闲置地 , 清明前用长锄将土深挖23~27厘米 , 耙平 , 使土壤上松下紧 。前作物若为玉米或白芷,收获后,即不挖地 。如郁金与玉米套作,即在玉米行间挖窝下种 。
②栽姜:把姜种的母姜(正中较大的块茎)与子姜(着生于母姜两侧较小块姜)分开,子姜较母姜的栽种时间宜早 。栽时将大的姜种切成若干小块,每块有1~2个芽子,准备下种 。由于郁金块根在土壤内散布的范围很宽 , 因此株行距宜宽,一般以34~40厘米较适当 。如郁金与玉米套作,夏至前后7天内(6月下旬),玉米刚开花时,可在行间打窝,深约3厘米 , 口大底平,将已切成小块的姜种 , 每窝放5个,正中放1个,4角各1个 , 芽子向上,栽后覆土1.5厘米厚 。过去药农用油菜子煮熟做底肥,现在多不用底肥 。一般在20天后即出苗,每667平方米用姜种125~200千克 。
【栽培管理】
1、施肥:郁金药用部分地下块茎,应施以含磷、钾较多肥料 。第1次追肥在处暑前(8月中旬)苗高10厘米时,以猪粪1250~1500千克,每100千克对水200~300千克,在早晨或傍晚土温降低时施下 。第2次追肥在白露(9月上旬)苗高34厘米时,施猪粪1250~1500千克,每100千克对水100~200千克 , 或不对水,经过3天后,先松土后扯草 , 以油枯50~75千克,碾成粉末,用筛子筛过1次 , 再细碾1次,然后拌草木灰75千克,每窝用手抓1小撮,从郁金苗子的基部施下,然后盖土 。
2、扯草:第1次扯草在立秋前5天(8月上旬),在行间用小刀撬土,扯去杂草即松土 。
3,防旱:6、7月间苗高20~23厘米时,气温很高 , 如天不下雨,土壤很易干裂,导致苗子挣断 。因此,在早晨或晚上必须用稀薄的清粪水泼苗 , 保持土壤中一定的水分 。
【郁金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4、病虫害防治:畦地常发生土蚕咬断母姜上的须根,不长块茎,减低郁金产量 。防治方法:可采用堆草诱杀的办法捕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