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概述】陈皮为常用中药材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和栽培历史 。为医家广泛用于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常用药 。其品种来源较多,一般推崇“皮厚不脆,有猪鬃纹 , 广产陈久者为佳”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 。商品分为“陈皮”和“广陈皮” 。长江以南各省区均有分布 。主产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地 。均为栽培 。
【生长环境】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 。
【种植技术】
1、土壤气候:橘树适宜于肥沃沙质壤土 。以土质深厚170厘米者为好 。除陡坡地外,其他坡地都可栽种,但必须通风通光、蓄水、排水良好 。太黏重和沙粒、石头多的地段不宜种植 。
2、采种:选择壮树、无病虫害、果脐显著的母橘柑作种 。然后去掉果皮,取出果核,用清水洗净,晒干后,以一层沙一层种子埋藏 , 以待播种 。
3、整地育苗:在2~3月间选好土地,除净杂草 , 深翻细耙,施足底肥,做成1.35厘米宽的畦,长短视地形而定,高约17厘米,沟宽约34厘米 。条播、撒播均可 。条播在畦上横开小沟,深约7厘米,行距34厘米左右,然后将种子以3厘米左右的株距播下,盖上细泥 。撒播不开沟,其余与条播同 。播后注意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10多天后即可发芽,发芽后待苗长至13~17厘米时,将杂草除去,施淡薄粪肥1次 。以后每隔1~2个月用豆饼、草木灰、骨粉混合施追肥,促进幼苗生长旺盛 。
4、移栽:幼苗长到34厘米左右,即可进行移植(假植),移植后的第2年进行定植 。定植前将适宜种植的地方,先挖穴 , 深37厘米 , 宽74厘米,行株距约47厘米,施足底肥,然后每穴栽1株,栽时注意铺平根系 , 栽后覆土(视苗大小确定厚度),稍压紧,使幼苗根部与土紧密结合,易于成活 。定植初期,可适当间种豆科植物 。
【栽培管理】
1、除草:橘园及四周,要经常除去杂草,以免徒耗养分 , 滋生病虫害 。
2、施肥:要按气候、土质、树龄的不同分别进行 。幼树宜勤施薄肥 , 壮树施肥要多,但次数可减少 。一般是春季开花前施第1次肥,以促春梢生长,立秋后在秋芽发生前连续施肥2次,以助秋芽生长 。肥料以人粪尿加化肥、豆饼混合施在根部,然后盖好泥土 。
3、病虫害防治:危害橘树的害虫较多 。有蚜虫、介壳虫、春叶虫、潜叶蛾、天牛等 。发生时以石灰硫黄合剂 , 6%的可湿性六六六、松脂合剂等,分别虫类喷射杀灭 。病害有溃疡病、黑斑病、疮痂病等,发生时用波尔多液连续喷射数次,即可防治 。
4、修枝:在冬季要将枯枝及病虫害枝修剪掉,以促使春梢成长 。修剪后用松脂合剂喷射1~2次,并将园地四周杂草除尽,集中烧毁 , 防止虫害 。
【收获与加工】在果实面红只占1/4的即可采摘 。如采摘时间过迟,会影响果树翌年的结实 。采摘时要用采果工具(果剪、采果梯、箩筐等),不能用棍乱打,或用手摘而使果蒂留在枝上,这样会影响翌年产量,而采的果实也易于腐烂 。采下果实如要作加工用者,可用小刀划成四瓣,将瓤取出做罐头等食用 。把经络(橘络)顺便摘下,晒干或用无烟火烘干即为橘络 。把果皮晒干或用无烟火炕干即为陈皮 。果核晾干或烘干即为橘核 。
【药材形状】
1、广陈皮:呈整齐的3瓣,基部相连 , 裂片向外反卷,露出淡黄色内表面,有圆形油点,果皮厚不及1毫米 。外表面黄橙色、红橙色或棕紫色、皱缩 , 有许多凹人的油点 。质轻、较柔软 。气香浓郁、味微辛、甘而略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