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养殖技术与饲养管理( 二 )


2、饲养方法:
(1)室内箱养:木箱改装的饲养箱,每箱放蛤蚧种15~20条 , 柜式饲养箱,每箱放6~10条 。5~10月,饲养箱(柜)宜放在室内阴暗通风处 。室内箱养,由于晚间无法用黑光灯诱虫,每天一般要喂饲料1次,7~9月摄食最盛期则上、下午各投喂1次 。
(2)房养:房养蛤蚧的饲料以引诱野外昆虫为主 。在与饲养房相通的活动场的顶端安装黑光灯,灯下安放漏斗,在昆虫活动繁殖季节,点灯诱虫,昆虫碰到黑光灯便落人漏斗进入活动场供蛤蚧觅食 。如在田间建饲养房,饲养房周围不宜喷农药 。或喷药后的2天内不能开
黑光灯诱虫,以免蛤蚧吃带有农药的昆虫而中毒 。房内四壁可挂若干麻片,便于蛤蚧白天隐伏和产卵 。房内放置淡水供蛤蚧饮用 , 并设水池供蛤蚧热天游娱 。一般每间房可饲养蛤蚧200~300条 。在虫源丰富的季节采用黑光灯每晚诱虫 , 基本可以满足蛤蚧对饲料的需要 。虫源少的季节,每天要投放饲料1~2次 。小蛤蚧孵化后即能觅食 , 每天要投喂一些细小昆虫供其食用 。在昆虫旺季可用开黑光灯诱虫,淡季则每天喂饲料1~2次 。
【饲养管理】
1、投喂饲料:蛤蚧活动期,除雨天外 , 每天傍晚要打开黑光灯诱虫提供饲料 。在天然昆虫不足时,应投喂人工饲养的昆虫,尤其是冬眠前的成体和幼小蛤蚧,要喂足饲料,使其健壮 , 保障安全过冬 。另外,蛤蚧的饮用水和泳池水,要常换水,以保持干净 。
2、清扫场地:室内箱养、房养、假山饲养的场地较?。?应经常打扫干净,蛤蚧排出的粪便和剩余饲料应及时清除,使蛤蚧在一个较清洁的条件下生长和繁殖,减少疾病的发生 。
3、控制温度:入冬后,要及时加厚挂在墙上的麻片 , 关严门窗 。如温度降至10℃以下,应在室内加温或点燃100瓦的长明电灯,提高室内温度,使蛤蚧安全过冬 。在夏天气温上升至30℃以上时,除打开门窗通风外,应在室内喷水降温,或把水喷洒在蛤蚧体上,每天数次 。同时泳池内要经常加满水,以便蛤蚧入池降温 。
4、保护卵块:雄性蛤蚧有食卵的习性,其他动物也会损伤蛤蚧卵,在产卵期,应经常检查,发现有产出的卵块,应及时用铁纱网罩住加以保护 。
5、加强检查:通过多年试养,已发现蛤蚧一些疾病,而这些疾病尚未有较好的办法治愈 。为防止疾病传染,必须勤检查 , 发现有病的蛤蚧(常发现口角腐烂,爬行无力,从墙壁跌到地面等) , 应及时隔离治疗 。
【收获与加工】每年4~9月是蛤蚧活动、繁殖季节,也是捕捉蛤蚧的时期 。在蛤蚧分布地区 , 观察石山崖壁上的洞隙和树洞的周围、下方,若发现有蛤蚧的粪便,则可用以下方法捕捉:①用长1米左右的细竹竿,顶端扎一小撮乱毛发,伸入洞内并不断摇动 , 蛤蚧误为飞虫或敌害,便一口咬住毛发,此时将竹竿往外拉,蛤蚧便被拉出洞口 , 立即捕捉 。②用1m长的铁丝 , 一端弯成钩,伸人洞内,钩住蛤蚧眼窝或下颌处时,拉出洞外捕捉 。③晚间在蛤蚧经常活动的地方,用手电筒照射,捕捉 。捕捉到的蛤蚧宜放入小铁笼或竹篓内关严保藏 。将捕获的蛤蚧,用刀剖开腹部,除去内脏,将血液抹干(不可水洗),用薄竹片和扁竹条撑开 , 同定,用砂纸扎好尾巴,以免折断,再用文火烘干 。将大小相同的合成一对即成 。
【药材形状】多用篾片支撑呈扁圆片状,多为2只相对捆成一对 。头颈部及躯干部长13~18厘米 , 尾长6~14厘米 。全体密被圆形或多角形微具光泽的细鳞 。头扁长,略呈三角形,两眼多凹陷成窟窿 。口内具细齿密生下颌的边缘,无大牙 。背部呈灰黑色或银灰色 , 有橙红色斑点散在 , 脊椎骨及两侧肋骨突起 。四足均具5趾,趾底面有褶 , 俗称“吸盘” 。尾细长,扁圆形,上粗下细,有数条深浅相间的环纹 。气微,味微咸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