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二 )


(1)病害:主要是白粉病、炭疽病和白绢病 。白粉病为害叶片,初期叶背形成圆形黄褐色小斑点,逐渐成为大斑,叶面长出白色粉末 。严重时整叶变褐干枯;炭疽病发病初期叶片产生油渍状小点 , 后逐渐扩大成病斑,中间灰白色 , 边缘紫褐色,后期病斑中间穿孔,叶柄上也产生紫褐色病斑;白绢病先侵染根茎处,叶片叶脉呈紫褐色 , 枯叶上有白色绢丝状和油菜籽大小的菌核,发病后期,霉层中形成黑色小点 。
防治方法: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发现白绢病株,立即拔除,并用石灰粉消毒病穴;发病初期摘除白粉病叶 , 可选用可杀得、多菌灵、退菌特等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
(2)虫害:主要是蛞蝓,咬食黄连嫩叶,严重时全部被吃光 , 且不再发新叶 。防治方法:用新鲜蔬菜拌敌百虫做成毒饵诱杀;也可撒石灰粉防治 。
【采收与加工】
1.采收:栽后第五年10~11月收获 。挖起全株,敲落根部泥土,齐根基部剪去须根,齐芽剪去叶片,运回加工 。
2.加工:将鲜黄连用炕烘干,边烘边翻,火力不宜过大,当炕至黄连一折就断时,趁热放入槽笼内来回撞击 , 撞去附着的泥沙须根及叶柄 , 即成千黄连 。以条粗壮、质坚硬、断面色红黄者为佳 。每667平方米产干黄连80~200千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