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蛤士蟆油为名贵中药材 。历代本草未见收载 。17~18世纪的《盛京通志》记述:“多伏以岩中,似蛤蟆、而头腹红黄,俗称蛤士蟆,向亦充贡 。”因属进贡品 , 故药用少见 。此品具有补肾益精、滋阴润肺功效,为近代行销的高级补品 。为蛙科动物蛤士蟆Ranatemporuriachemsinensis David雌林蛙的干燥输卵管 。主产黑龙江伊春、铁力、海林、尚志、黑河等地,吉林抚松、长白、靖宇、延吉、汪清、蛟河等地 , 辽宁凤城、新宾、岫岩、宽甸等地 。多为野生 。
【生活习性】林蛙生活于气候寒冷的山区 , 多栖息于林区山间河流周围开阔的椴树、核桃楸、榆、柞杂林、针阔混交林和次生林间 。林蛙为两栖动物 。陆地生活时期为5月上旬到9月下旬,其间完全离水生活 , 活动于远离水源的潮湿茂密山林中;水中生活时期从10月中旬到翌年4月下旬,约有7个月时间,其间进入水中冬眠及产卵、繁殖 。
【养殖技术】
1、选场建?。喝斯に茄蚴矿∮蟹叛肴ρ街址椒?。放养法为半野生半家养,即人工繁殖幼蛙,然后放养一定面积的森林中生活 。圈养法是用围墙把蛤士蟆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饲养 。
(1)放养场的选建:放养场宜选择河沟的两山间,有水源的山林里 。小溪水量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以宽1~1.5米,深30~50厘米为宜,或者四季流水不断的暖泉,以及冬季不能冻干涸的沟塘 。修建的繁殖场池、由产卵池、孵化池、蝌蚪饲养池及变态池组成 。产卵池选择山间河流或暖泉附近,地势平坦 , 水源充足,土质以保水性能好的黄土为宜,总面积一般每667平方米投放1000对左右,每个产卵池20~40 平方米 , 池型视地形而定 。水深30~40厘米为宜 。孵化池应修建在繁殖场水源的中、下游水温较高处,面积不宜过大 , 4料×6米的长方形为好 , 水深50厘米左右 。饲养池用于饲养蝌蚪,面积20~30厘米,深40~50厘米,入水口及出水口要设在池子的同一侧,并用石块或塑料薄膜加固 , 防止被水冲 塌 。为防止池中断水,可在水池的中间或边缘修上安全坑,深度为30厘米,上口直径50厘米,呈锅底形或半圆形,坑内铺上塑料薄膜 , 用石头压上,防止浮起冲走,一旦池中供水中断 , 蝌蚪可集中到安全坑内,避免因缺水而干死 。变态池是放养进入变态期的蝌蚪,修在放养池里,池型及面积同饲养池 。
(2)饲养池的修建:一般选择气候冷凉潮湿的森林、平地、坡地、河流、环境安静处 。
饲养圈的大小 , 视饲养量而定,陆地面积每平方米大约容纳10只成蛙或5000只蝌蚪 。围墙一般用砖、铁纱网、塑料薄膜或木板修建,墙向内倾斜以70度为宜,高1.2~1.5米 , 墙基深50厘米 。
2、饲养方法:人工饲养的关键是选好种蛙 。一般选择体形大,体况健壮、无损伤、体背有“人”字形黑斑、腹部呈红、黄色,背部呈黑褐色 , 3~4年蛙龄的中国林蛙作种 。捕捉种蛙要在产卵以前,一般于春季3月底4月初出水时捕捉,也可在秋季捕捉 。春秋捕捉的种蛙放入产卵池内 , 使其产卵孵化 。秋季捕捉的种蛙放入越冬池中,翌年繁殖 。
林蛙放养或圈养,均应加强管理,保证种蛙正常产卵孵化及蝌蚪生长发育 。
【饲养管理】
1、产卵孵化期管理:人工繁殖产卵采用笼式或圈式方法 。笼式产卵是将种蛙装在笼式篓筐里 , 强制在笼里产卵,笼子可用细铁丝编织 , 规格为70cmX60cmX30cm;圈式产卵法,是将产卵池用塑料薄膜圈起来,使其在圈内产卵 。孵化期是人工饲养的关键,一定要防止水枯竭,控制水温 。一般在孵化池上搭塑料保温棚,并保持池内清洁,防止杂草、藻类滋生 。
- 鳖甲养殖技术与饲养管理
- 全蝎养殖技术与饲养管理
- 蜈蚣养殖技术与饲养管理
- 地龙养殖技术与饲养管理
- 蛤蚧养殖技术与饲养管理
- 小龙虾的养殖技术
- 梅花鹿养殖技术是什么
- 淡水小龙虾养殖技术
- 山羊的管理与养殖技术 养山羊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 大闸蟹养殖技术与方法 大闸蟹养殖方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