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概述】为木兰科植物厚朴[ Magnoliu officinalis Rehd.et Wils.],落叶 乔木 。厚朴以树皮、根皮和花供药用 。具有燥湿消痰、理气化湿、下气除满功能 。主治湿滞伤中、皖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等症 。川朴主产于四川、湖南、湖北、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温朴主产于浙江、江西、福建、安徽、河南等地 。
【形态特征】厚朴为木兰科落叶乔木 。高7~15厘米 。树干通直 , 树皮紫褐色,油润而带辛辣味;小枝粗壮 , 幼时绿棕色,被绢毛;老枝灰棕色 , 无毛 , 皮孔大而显著 。单叶互生 , 或簇生于枝端,革质,倒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先端钝而有短尖头,基部楔形,全缘或呈微波状 。上面绿色无毛,下面幼时有灰白色短柔毛,老时呈白粉状,叶脉羽状平行 。花大 。白色,有香气;花与叶同放 , 单生于幼枝顶端;聚合果,长卵圆形,每1小果内含三角形倒卵形种子1~2粒 , 外皮鲜红色 , 内皮黑色 。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生长环境】厚朴喜湿润、凉爽气候 , 一般栽培在海拔800~1500米的山区 。在1700米以上地区栽培,虽能开花结果 , 但生长缓慢且种子不能成熟 。广西北部在400~600米的山区种植,生长良好,在低海拔地区栽培,生长缓慢,且病虫害较多 。厚朴为喜光植物,但在低海拔地区育苗时,宜选半阴半阳的环境,以利幼苗生长 。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为好,凡黏重、易板结的土地不宜种植 。
【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选朝南向阳的山坡地,深耕细耙后,按行距24厘米×27厘米开穴,穴深30厘米、宽约60厘米 。
2.种子繁殖:选近水源、肥沃、半阴半阳的环境育苗 。翻耕后做120厘米宽的高畦 , 播前适当施腐熟的堆肥作基肥 。
【厚朴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选择15年以上的母树留种 。9~10月当果皮微裂露出红色种子时采收果实,并进行脱粒 。由于种子坚硬,外种皮富含油脂质,不容易吸水,较难发芽 。因此播前必须进行脱脂处理:一般用冷水浸种1~2天后,与粗沙混合搓擦,用清水漂洗去油脂质 。也可用30℃温水浸种3~4天后播种 。播种期多采用随采随播,如不能及时播种或将种子运往外地时,种子必须湿藏处理 。待次年3月初种子萌发时及时进行播种 。
条播,按行距20~25厘米开横沟,沟深3~4厘米,按株距3厘米下种1粒,覆土3厘米,播后盖草 。11月播种的次年3月中、下旬出苗,幼苗出土后将盖材揭去,苗高6厘米左右,开始追施稀薄氮肥,以后每隔2个月追肥1次 。此外苗期还应注意及时除草和排灌工作 。育苗1年,于秋季落叶后至第二年早春返青前进行定植 。每穴1株,种前修剪过多的根系 , 每株留须根4~5条 。种植时要求根系舒展,分层覆土、压紧 。
3.压条繁殖:生长10年左右的植株上,选近地面根部长出的小苗,于11月上旬至早春前 , 自小苗与主干连接处的外侧,用刀横割一半,将小苗向切口相反方向攀压,在切口的纵裂缝中夹一小石头,培土高18~20厘米,稍压紧 。当年落叶后或第二年春返青前,将苗木和母株分离定植 。此外也可在收获厚朴时,不挖树根,冬季培土,让其萌芽长出小苗,待苗高60厘米时进行压条 。
【栽培管理】
1.田间管理
造林后至郁闭前,每年春季和秋季进行中耕、除草1次,如树根长出萌孽苗,应除去,以利主干生长 。每次中耕、除草后,结合追肥和培土,春季施入粪尿或化肥,秋季施堆肥或厩肥 。林木郁闭后,每隔3~4年于夏季中耕、除草1次,将杂草翻入土中作肥料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