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百科 fixity( 三 )


反传统的理由
现代性借助启蒙理性发明出传统,并建立起现代与传统两元对立的叙事模式 。但是,现代性与传统的关系并不简单 。安东尼·吉登斯指出:“现代性在其发展历史的大部分时期里,一方面它在消解传统,另一方面,它又在不断地重建传统 。”然而,受激进化启蒙 (radicalizing Enlightenment) 的影响,一些极端的现代主义者却力图简单化现代性和传统的关系,这些极端的现代主义者处心积虑的计谋是,通过对他性 (otherness) 和变化的承诺,瞬间“英雄化”现代性,以维护现代性对传统的优位意识 。如哈贝马斯所说:“由于现代认为自身与传统是相对立的,因此,现代想在理性当中寻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那些自认为是现代的人,始终都在寻找一个理想的过去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即便如此,现在一种已经具有反思性的现代性,也必须根据自己的标准来对这一模式的选择加以论证,并自己为自己建立起完备的规范 。现代性必须根据自己所剩下的惟一的权威,即理性,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因为单纯在启蒙的名义之下,现代性就贬低并克服了传统 。”
【fil百科 fixity】启蒙坚持现代性与传统的对立,并通过强化这种对立以达到败坏传统名声之目的 。首先,“启蒙思想家将传统视作教条和无知”;其次,启蒙思想家把传统理解为一成不变的历史陈迹,是一些丧失了生命力的历史遗存物;第三,启蒙思想家还把传统当作守旧的陈规陋俗,是抵抗现代性之新的没落势力,“是可以轻易被抹除的不真实的结构”;第四,传统不过是一些毫无根据的偏见或成见,是“虚假的”、“草率的”、“没有根据的”判断,“未来与传统毫无关系” 。故此,启蒙坚持对成见或偏见的毫不妥协的斗争态度 。为达成彻底摧毁传统的目的,启蒙主义者主张:一方面“应该确定我们的民族 (或者至少我们直接面对的公众) 在理解的方向、思想方式以及成见和伦理中的缺点和不足,研究迄今为止它们已经得到了多大的改进 。”另一方面,“我们首先应该攻击和清除那些最有害的成见和错误,培养和传播那些最必须得到普遍认识的真理 。”就是这样,启蒙使得传统染上了魔咒,局部被消解了影响力 。自启蒙之后,传统的生活方式、信仰、习俗不能被理性化而得到恰当解释,似乎成为“文明起来”的人们的共识 。因此,理性十足的常人不顾人之理性之正当范围和界限的限制,而强制性让理性进驻信仰领域,并放纵启蒙理性的狂妄,不再对传统、习俗保持一种敬畏的心态 。如此以来,启蒙一方独大 。独大的启蒙成了“公认教派” 。实际上,当人们以“启蒙”自任,狂妄地攻击一切传统的时候,他们恰恰在侵蚀现代性所赖以维持的基础之一 。人们自以为掌握了社会运作的奥秘,从而可以对文明赖以延续的、历史流传下来的生活的观念和规则作出终极判决 。这种自负之可怕,一点都不下于那些号称掌握了历史规律的人 。
幸运的是,启蒙相对于传统的这种自负,在哲学诠释学创始人伽达默尔 (H.-G.Gadamer) 那里得到彻底的消解 。在那本蜚声国际哲学界的著名著作《真理与方法》中,伽达默尔理直气壮地为传统正名 。他指出,“不管我们是想以革命地方式反对传统还是保留传统,传统仍被视为自由的自我规定的抽象对立面,因为它的有效性不需要任何合理的根据,而是理所当然地制约我们的 。”可见,启蒙思想家不仅错误地设置了传统/现代叙事类型,以强化启蒙话语独步天下的狂妄自大,而且也错误地理解了传统以及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在这里,最关键的主张是:“传统,作为权威的一种形式,作为权威的一种最有力量的形式,被人们看作是与自由和理性完全对立的 。承认传统的权威,过去、也许仍然被人们看成是纯粹‘盲目的服从’,是对知识和真理的严重障碍 。”实际上,按照伽达默尔的分析,“传统和理性之间并不存在这种一种绝对的对立 。”传统经常是自由和历史本身的一个要素 。“在我们经常采取的对过去的态度中,真正的要求无论如何不是使我们远离和摆脱传统 。我们其实是经常地处于传统之中,而且这种处于决不是什么对象化的 (vergegenst ndlichend) 行为,以致传统所告诉的东西被认为是某种另外的异己的东西——它一直是我们自己的东西,一种范例和借鉴,一种对自身的重新认识,在这种自我认识里我们以后的历史判断几乎不被看作为认识,而被认为是对传统的最单纯的吸收或融化 (Anverwandlung)。”因此,启蒙的最大成见就是把传统与理性对立起来,否认传统的意义和价值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