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高中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 八 )


【示例4】以丈夫视角叙述,思乡怀人 。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词”的“虚拟”方式:即通过想象妻子采芳草表达离思,把离思从夫妻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 。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 。
解析:
1. 揭示在外游宦人之多,牵强 。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
长安春望
卢纶【注】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
【注】卢纶: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 。大历中由王缙举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 。后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 。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从春风着笔,紧扣诗题,“草色闲”的“闲”字用得巧,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愁形成强烈对比 。
B.颔联写归途遥远,在梦中都不知何日能到,然而又有几人能回乡呢?既有伤感、无奈,又聊以自慰 。
C.颈联写川原纵横交错,远至天边;宫殿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夕阳之中 。这一联的写景,壮观中隐含衰飒之意 。
D.尾联正如沈德潜所评“遭乱意上皆蕴含,至末点出”,点明主题,表达了战时的伤乱之情,以及思家盼归之情 。


2.尾联蕴含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


13.答案:
1.B;


2.①“逢世难”表达了遭逢乱世的伤感;②“独将”表达了孤独寂寞的愁苦;③“衰鬓”表达了对人生已老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忧愤;④“客秦关”表达了客居他乡的羁旅惆怅 。
解析:
1.“在梦中都不知何日能到”错,应为归途遥远,不知何日能到,只能在梦中回去 。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
满江红
辛弃疾
敲碎离愁①,纱窗外、风摇翠竹② 。人去后、吹箫声断③,倚楼人独 。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 。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
相思字,空盈幅 。相思意,何时足 。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 。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 。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④ 。
【注】①敲碎离愁:风摇翠竹的响声,把饱含离愁的心都快要敲碎了 。②风摇翠竹:宋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③吹箫声断:传说春秋时期萧史善吹箫,作凤鸣 。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筑凤台以居 。此用该典,暗指夫妇相离 。④阑干曲:栏杆的角落 。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敲碎离愁”为倒装句,放在句首,既合韵脚又点明了题旨“离愁烦乱”,扣住了读者心弦 。
B.在孤寂中倚楼眺望、反复读信的细节,突出了主人公百无聊赖、百般思念的心境 。
C.满纸思念也不足以表达写信人的心意,直读得泪珠涟涟,突显了不能相见的痛苦 。
D.这是一首缠绵婉约的代言体词,上下阕互相呼应,结尾思妇翘首终日,写尽离愁 。


2.本词在抒情手法上有什么显著特色?试简要赏析 。


14.答案:
1.C;


2.①以景衬情 。翠竹青青,千山碧绿,芳草萋萋,杨柳依依,一片大好春光,而有情人天各一方,只留得闺中人独守空楼,本是美好的春色却让相思者徒增怨恨 。②以事写情 。倚楼独立,远眺千山,反复读信,翘首月下,这些行为细节无不表现出女主人公极度的相思 。③以典寓情 。风摇翠竹,吹箫声断,芳草离恨,这些都在典故的化用中寄寓着相思的离愁 。④直抒胸臆 。“相思字,空盈幅 。相思意,何时足”直接抒发了女主人公内心的深情和苦楚 。(答出三点即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