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作者的推算方法大致是: 1920 - 30 × 2 - 20 = 1840( 年)。30 × 2 是两代人的代际间隔之和 。作者之所以将徐老师的生年定于 1840 年而非 1848 年,很可能是将徐老师的从教年龄纳入考虑 。
文本周边的信息,也为推断文本的制作者与徐老师及其学生生活的区域提供了线索 。封面有 “徐氏三种”四字,作者认为,一般使用者是不会给自己抄写的本子写上这种书名的,合理的推断 是,这是由负责传抄的抄工写的 。因此,封面出现的墨书“志周堂”及朱印“磐石志周堂记”,很可能 是这个抄工所在店铺的字号 。而朱印之上的三个朱字“璧冥津”( 作者读作“璧津冥”,我认为不符合当时从右到左的书写习惯,第 150 页) ,作者认为是其商标 。磐石位于吉林省,这应该就是徐老师生活的地方 。作者还根据这个抄本的装订方法( 所谓“五针眼订法”) ,推断抄写者可能是一位旅居磐石、以佣书为生的朝鲜人 。作者推断这个本子传抄的年代是 1880 年前后,推断的依据,还是上文提及的代际间隔 。他从 1920 年这个年份,推导出徐老师的生年,再考虑到他的从教经验,于是将抄本制作时间定于他 40 岁那年,亦即 1880 年前后,并进而推断,他大概是 1883 年将这个本子送给学生的 。作者还推断,这个本子抄写的第一、三种文本,很可能是徐老师课堂讲授的内容,而第二种可能是他给“平民”开的药方 。
抄本最后两页有一份名单,作者认为这是徐老师学生的清单 。其中王聚福之下,注明此人来自 山西平定( 作者误录为“平丁”,第 162 页) ,而且还注明他现居于一个百货店内,这说明他家可能是开百货店的 。从这一信息,作者推断徐老师“很器重”这个学生( 第 162 页)。有趣的是,在有些姓名之后,还书有“赵钱孙李”“日月光”“寒来暑往”“福禄祯祥”等表述,作者认为这是对学生性格的 描述,这一解释似觉牵强,姑存疑 。有关第二个使用者,本子也提供了一点线索 。封二用铅笔书写 了“王员外散,秃老人家,他看中的书”等十几个字( 第 164—167 页) ,作者推断王秉鸣喜欢这个抄本,也可了解到,此时他已秃头 。
综上,透过解读一本抄本传抄的内容,特别是使用者在抄本上留下的种种印迹,作者描绘了一幅徐老师的“肖像”( 第 143 页) ,并重构了这个抄本的生命历程 。其他各章的解读方式大体如此,恕不一一赘述 。
纵观全书,作者解读了近三十种抄本及少量印本 。如第一章解读的有《申群杂字》《款众杂字》《三元法忏》《太上三元宥罪法忏》《书符法事》《千金赋》《婚元讲》《洪浦》《祭文》等,第二章考察的 是《古文释义》《文昌帝君劝孝歌》《捷径杂字》《五言杂字》《六言杂字》等文本,第三章讨论的有《内外科眼科杂症》《帖式对联》及一本命课,第八、九章解读的是十余种科仪本,如《蛇传秘本》《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正一朝天三八谢罪法忏》《三官忏》《瑜伽三元宝忏》《太上修真晨课》《城隍经度 亡经》( 又名《六狱经》) 、《龙王法事》《八亲口诀》《五十之日逢五道》《送鬼祟咒》等 。第四至七章则分别对一种特定抄本进行专门的解读,第四章讨论的是一位蒙学塾师的启蒙教材( 即《徐氏三种》) ,第五章考察的是一本东南某幼童的命课,第六章解读的是山东某地的《唐氏家谱》,第七章讨论的是两本楹联抄本,它们的抄写者分别是来自北方某地的老白与来自广东开平的老钱 。对这些 文本的解读,基本涵盖了晚清民国时期抄本的几个基本种类,从某种程度上展示了抄本解读可触及 的深度与广度 。根据作者对本书所做的定位,本书“广义上说”“是一本指南书,指导如何获取文本可能表达的意义,如何创造性地评价这些材料”( 第 7 页) ,应该说这一定位尚称到位 。
- 杨筠松是什么派风水 方一凡宋倩风水
- 甘肃红石山在哪儿 甘肃风水岭在哪
- 数字风水学查询 数字风水371
- 风水球不转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流水摆件的风水球不转
- 家居风水西南方是阳台 西南方 风水
- 客厅字画大全 客厅字画风水讲究
- 小心现代居家风水对婚姻的不利影响
- 楼盘风水在煞气很重的建筑物旁要怎么化解
- 坐便器朝向风水
- 楼梯挂什么画风水好 楼梯放什么画风水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