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风水知识看什么书 风水书属于什么类型书


提要:作为一种文献类型,民间抄本的价值尚未得到学界的重视 。美国学者薛龙的《晚清民国时期平民的日常生活: 理解抄本文化》一书,是中国近现代史领域第一本正面讨论抄本的开拓性著作 。该书通过举证翔实的史料,提醒研究者注意抄本在印本时代普 遍存在的事实,阐述了抄本对理解普通民众社会生活的学术价值,并对解读抄本的思路提 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不过在解读路径上,该书没有对写本类型进行区分,低估了抄本、 传抄者与“平民”之间的复杂关系,对抄本表述的文化与所谓“平民”文化的处理有简单化 的嫌疑 。在具体解读方面,本书也存在过度解读、非历史化解读和误读等问题 。

了解风水知识看什么书 风水书属于什么类型书

文章插图
2018 年由博睿( Brill) 公司出版的《晚清民国时期平民的日常生活: 理解抄本文化》① 一书,由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美国学者薛龙( Ronald Suleski) 所撰,是中国近现代史及明清史领域正面讨论抄本文化的一部开拓性著作 。② 该书提醒研究者注意抄本对于理解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并为如何开展抄本研究提供了基本思路和一系列案例,而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显示了抄本解读会 遇到的困难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值得注意 。
①Ronald Suleski,Daily Life for the Common People of China,1850 to 1950: Understanding Chaoben Culture (Leiden and Boston: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2018) .
② 据笔者管见所及,明清史领域至2020 年才出现正面讨论抄本的专著性质的研究 。参见刘勇《明代抄本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2020 年 。
一、主要内容
大凡有一定田野经验的社会文化史学者,对于抄本在民众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应该多少都有具体的感性认识 。笔者在闽西四保田野调查期间,就不时见到村民家中保存的抄本 。在这样一个曾 在清代南中国印刷出版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印刷之乡,至今仍可找到为数众多的各种抄本 。笔者在当地搜集到的礼仪手册———祭文本,有近五十种之多,但印本仅三种,其余均为抄本 。① 他如蒙学、制艺、堪舆、择日、医书、药书等类抄本,在当地也时有所见 。
其实,诸多抄本被转抄、流通和使用,并非四保一地的特例,而是普遍存在于中国许多地域的情 况 。② 宋代以降,特别是自明末以来,随着印刷出版业的发展,书籍价格相对低廉,书籍流通范围日益扩大,也日益向社会下层渗透 。在这种环境下,为何抄本还有较大的生存空间,是个颇值得探讨 的问题 。③ 该书作者选取这一学界相对忽视的主题进行研究,不能不说独具眼光 。
据薛龙介绍,他对抄本的兴趣始于 2004 年 。他在中国各地旅行过程中,注意到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古董市场出售的抄本,开始搜集此类文献,并尝试对它们进行解读,此后相继发表过一些成 果,该书就是在解读作者收藏的抄本,综合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写成的 。
作者所说的抄本,并非图书馆收藏的那些珍本、善本,而是以往不堪登大雅之堂,流通于具有一 定读写能力的读书人中间的手写文本 。作者认为,这类抄本有三个特点: 其一,它们并非大部头的史部、子部或集部著作,知识精英和殷实人家不感兴趣 。其二,传抄这些抄本的目的,并非为了收藏 或在学者中间流通 。其三,传抄目的有时并非为了将重要著作传之后世,因为经常抄录的只是文本的部分内容 。为区别于图书馆收藏的抄本,作者将本书处理的抄本称作“民间抄本”( 第 15 页)。
全书共十章,外加绪论一章 。第一章交待了作者解读抄本的基本思路,并论述了抄本及抄本研 究的基本情况,如学界对抄本的研究,民间抄本与士大夫抄本的差异,抄本的用纸与装订,抄本的书 法等,还介绍了杂字、科仪本、风水书、礼仪指南、讼师秘本等几种文类 。第二章《抄本里的谦辞》、 第三章《写在抄本的边缘上》试图解读抄写者留在文本中的各种印迹( 打油诗、涂鸦等)。第二章主要讨论的是抄本中的谦辞,它们多书于抄本的封皮和封底; 第三章的考察重点是抄写者写在抄本天头和其他地方的谦辞、批注和涂鸦,作者试图通过解读这些印迹,推断抄写者自身的教育程度、性情 乃至人生观等 。下面试举二例以说明作者的解读方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