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畸形严重吗 动静脉畸形名词解释( 四 )


单次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或体积分期放射外科也可用于“降低AVM的疾病”,或减少其体积,使其更有利于栓塞和显微手术切除 。
血管内栓塞
部分选择接受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的动静脉畸形常规进行术前栓塞评估,以闭塞供血动脉动脉瘤和深部、手术无法接近的供血动脉,以减少流入动静脉畸形的血流,减少手术期间的出血量,减少手术次数 。尽管包括微导管系统和液体栓塞剂在内的血管内技术取得了进展,AVM栓塞仍存在严重的并发症和长期致死致残率的风险 。目前尚不清楚术前栓塞是否能改善手术结果 。Donzelli等人发现术前栓塞与中位切除时间延长相关,与术中出血量或mRS评分变化无关 。虽然值得注意的是,该数据反映的是单个显微外科医生的实践,但其结果与术前栓塞的效用的共识相反(is counter to 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utility of preoperative embolization) 。因此,栓塞应根据外科医生的具体需要进行调整,而不是作为常规手术 。
栓塞也被用作放射外科的辅助治疗,特别是对于可能限制放射治疗影响的较大的病灶 。相对于那些没有接受放射外科治疗前栓塞的,支持放射外科治疗前栓塞的证据提示预后较差 。这可能部分与放射外科计划的困难有关,因为栓塞材料使AVM畸形血管巢的显示更加受限 。因此,其他人在开始时进行放射外科,随后进行部分栓塞 。各种技术被用于静脉栓塞,包括在经动脉和经静脉的方法下使用NBCA胶、Onyx和线圈 。与NBCA相比,使用Onyx的闭塞率较高 。
栓塞治愈是可能的,特别是对于只有一个直接供血动脉的小AVM 。必须保留动静脉畸形畸形血管巢的旁路供血(En passage)和其远处的正常大脑(normal brain distal to it) 。与外科分级系统类似,血管内分级系统已被开发用于评估经血管内技术治疗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风险和结局 。较少的供血动脉、非重要功能区、无动静脉瘘与血管内治愈和较少的并发症相关 。和Spetzler–Martin一样,Buffalo的得分也是五分制 。根据动脉血管蒂的数目、动脉血管蒂直径(0或1)和重要功能区(0或1)来给分 。随着血管内技术、微导管系统、Onyx和其他液体栓塞技术(other liquid embolysates)的进步,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也在不断发展 。特别是,虽然经动脉血行阻断(devascularization)已成为血管内治疗AVMs的主要手段,但经静脉栓塞正成为一种有前景的AVMs治疗方法 。建议治疗后的随访成像以确认完全的血管闭塞,并且在栓塞和放射外科后是必要的 。没有证据表明部分切除可以降低再出血的风险 。血管造影是必要的,以确认完全闭塞 。由于小儿患者有复发风险,建议对闭塞后的小儿患者中进行延迟血管造影 。
结论
脑动静脉畸形是儿童和青年成人脑出血(ICH)的重要原因 。诊断主要涉及CT、MRI和血管造影 。破裂的AVM一般都要治疗;然而,对偶然发现的未破裂的AVM的治疗是有争议的,因为治疗的致死致残率可能超过AVM自然史的 。
Handbook of Clinical Neurology》 杂志2021年1月刊载[176:171-178.] 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San Francisco的Caleb Rutledge, Daniel L Cooke, Steven W Hetts, Adib A Abla的《脑动静脉畸形 。Brain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doi:
10.1016/B978-0-444-64034-5.00020-1. ) 。
脑动静脉畸形是青年脑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动静脉畸形(AVM)破裂因为再出血的风险很高,常要被治疗 。对偶然发现的未破裂的AVM的治疗是存有争议的,因为治疗的致死致残率可能超过AVM的自然史的致死致残率 。治疗方法多模式的,包括随访观察、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血管内栓塞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多学科小组评估患者治疗是重要的 。治疗的目标是在保留神经功能的同时完全闭塞AVM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