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之路2创建地图指令 求生之路2全地图指令


一年前 , 91岁的李泽厚在美国家中逝世的消息一经传出 , 便引起了海内外思想界、学术圈和大批读者的哀悼和惋叹 。而在一年之后 , 他参与审订的《人生小纪:与李泽厚的虚拟对话》(以下简称《人生小纪》)的适时出版 , 为后辈读者认识和理解这样一位当代中国极具影响力、又饱受争议的思想人物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视角 。
李泽厚在晚年不仅乐于独处 , 也极少接受媒体采访和学者对谈 , 他一直遵循着所谓的“四个静悄悄”:静悄悄地写 , 静悄悄地读 , 静悄悄地活 , 静悄悄地死 。对于八九十年代深受李泽厚影响的大量中国读者而言 , 晚年李泽厚呈现出了一副相对神秘和陌生的面孔 。这么多年过去之后 , 他曾经的核心主张和观点是否发生了改变?李泽厚晚年最关注哪些问题 , 他的生命状态又是怎样的?读者或许能从这本书中找到部分答案 。
需要指出的是 , 书名副标题的“虚拟”二字说明了 , 这本书中的大部分对话并未真实发生过 , 主要源自李泽厚的各类论著、文章、书信等 , 经本书作者马群林重组、拼接、整理而成 , 因此李泽厚也在本书序言中提前告知读者 , “这本书不能算我的书稿或著作” 。虽说如此 , 李泽厚在序言中继续写道 , “对拒绝写自传的我来说 , 这本书材料真实、叙述清楚、内容宽泛 , 也有重点 , 倒是可以作为我的学术传记来阅看的 。”对于很少写序的李泽厚而言 , 这样的评价已经足见其高度的肯定 。李泽厚生前非常看重此书 , 不仅前后三次审定稿件 , 在人生的最近几个月中还多次询问该书的出版进展 。如今《人生小纪》的出版也算在一定程度上了却了李泽厚最后的心愿 。
以下内容 , 第一部分为撰文(作者:李永博) , 其他部分为《人生小纪》节选 。文中图片均来自该书与书作者 。

求生之路2创建地图指令 求生之路2全地图指令

文章插图
《人生小纪:与李泽厚的虚拟对话》 , 马群林编撰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22年7月 。
马群林:
成为李泽厚的读者、编撰者
去年李泽厚逝世之际 , 我们曾采访过《人生小纪》编撰者马群林 , 借此机会补充交代成书背后几件值得注意的小事 。
本书编撰者马群林是李泽厚的忠实读者和晚年好友 。马群林是“新三届”大学生 , 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上大学时就读过李泽厚的《美的历程》 , 深受震撼 。马群林在大学中主修政治思想教育 , 毕业后先后任职于国企和事业单位 ,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 , 马群林没有任何相关的学术和专业背景 , 为什么李泽厚愿意让他来编撰这本自己非常看重的学术传记呢?马群林在采访中向我们讲述了他与李泽厚的交往过程 , 这些轶事也许从侧面展现了李泽厚晚年生活中不太为人所知的一面 。
虽然没有经过专业化学术训练 , 马群林却是李泽厚的一位非常热心、忠实的读者 。马群林非常熟悉李泽厚的著作和论述 , 不仅能很快知道某段文字出自李泽厚的哪一本著作 , 对部分段落的熟悉程度甚至能达到记诵的程度 。马群林利用业余时间整理和摘录李泽厚各类著作中的主张和评论 。这些发表在网上的系统性整理的文字忠实地表达了原意 , 最后竟引起了作者本人的注意 。后来 , 在李泽厚的学生赵士林的引荐下 , 马群林结识了李泽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