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最全面介绍神秘道教的一篇文章!每位入门道友必看!( 五 )
一派自称传自关尹子(唐代封文始真人) , 故称文始派 。 另一派自称传自东华紫府少阳帝君王玄甫(汉代人) , 故称少阳派 。 文始派以虚无为本 , 以养性为宗 , 法本《老子》、《庄子》、《文始真经》 , 属最上一乘虚无大道 , 虚极静笃 , 大彻大悟 , 盗天地虚无之真机 , 顿超直入 , 齐是非 , 同人我 , 进入无天无地的混沌境界 , 修性而兼修命 。 少阳派主张性命双修炼养阴阳 , 以有为法而至于无为法 , 分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诸步骤 , 次第分明 , 门派繁衍甚广 。
自唐末五代以来 , 少阳派有钟离权、吕洞宾、陈抟、麻衣道者、火龙真人、刘操、张伯端等大开法门 , 历经宋、金、元、明、清几个朝代 , 逐渐形成南宗、北宗、中派、东派、西派、青城派、伍柳派等门派 。 因而内丹仙学中有以文始派最高 , 以少阳派最大的说法 。 另有元、明间张三丰真人 , 综合了文始派和少阳派之所长 , 创三丰派(又称隐仙派) , 既不执于有为 , 又不执于无为 , 于阴阳栽接中创一清净法门 , 兼具南宗和北宗的特点 。
这些众多的门派 , 从功法上讲 , 略分三类 , 其一是阴阳双修的栽接法门 , 其二是清净孤修的静坐法门 , 其三是阴阳栽接派和清净孤修派的结合体 。
根据门派不同 , 所持论调各不相同 , 每个人的情况又不同 , 功法亦千变万化 。
世俗修真门派以东派、西派、南派、北派、中派划分 , 隐世门派为古仙派 。 (古仙亦有分别 , 此处不便多述)简而言之 , 修真方法无人引路不可私自修习 , 否则后患无穷 , 如今慕仙之士也要防止上当受骗 。
道教符箓文化起源于人类早期对自然神力的崇拜 , 并在古代虫书、篆书的启发下 , 摹写云气鸟兽等自然物 , 用特有的符号和图文方式记载在某种特定的物品和材料上 , 逐渐形成了符箓系统庞大而复杂的符图和文字 。 其内容不但代表了天神的意志、旨令 , 而且赋予了人们众多的希望、祈祷和崇拜 。 古代有度朔山桃树驱鬼避害的传说 , 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 , 其下有神荼、郁垒二神 , 能祛病辟百鬼 。 所以古人以桃木制成两块木板 , 左右各绘上“神荼”和“郁垒”的像 , 称为“桃符” , 这是最早的书符作箓 。
符箓术起源于巫觋 , 始见于东汉 。 《后汉书·方术传》载:\"河南有麹圣卿 , 善为丹书符 , 劾厌杀鬼神而使命之 。 \"又记:费长房向卖药翁(被称为壶公)学道 , 卖药翁\"为作一符 , 曰:'以此主地上鬼神 。 '……遂能医疗众病 , 鞭笞百鬼 , 及驱使社公\" 。 \"后失其符 , 为众鬼所杀 。 \"
道教在长期传习符箓术的过程中 , 创造了纷繁的符箓道法 , 造作了众多的符书 。 所创符箓难以数计符箓样式千奇百怪 。 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四类:
复文 。 多数由二个以上小字组合而成 , 少数由多道横竖曲扭的笔画组合成形 。 主要见于《太平经》 。
云篆 。 据说是天神显现的天书 , 实即模仿天空云气变幻形状或古篆籀体而造作的符箓 。 主要见于《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
灵符、宝符 。 由更为繁复的圈点线条构成的图形 。
符图 。 由天神形象与符文结为一体的符箓 。 这类符箓也很多 , 在古墓葬发掘中 , 亦曾发现过这类符箓 。
符箓法派源流--符箓术导源于巫觋 。 《后汉书》载:麹圣卿\"善为丹书符 。 \"《后汉书·方术传》记费长房向卖药翁壶公学道 , 壶公\"为作一符 , ……遂能医疗众病 。 \"《云笈七签》卷七《符字》说:\"以道之精气 , 布之简墨 , 会物之精气 。 \"某些道士、炼气士书符时运气于符上 , 以之治病 , 可能产生一定疗效 。 道书谓:\"符无正形 , 以气而灵 。 \"
符箓术是道教正一道的主要修习方术 。 宋元时符箓三宗(所谓\"三山符箓\")为茅山上清派、阁皂山灵宝派、龙虎山天师道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