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正是踏青的好时节 。对于老年人来说,踏青也是很好的锻炼机会:缓步慢走,可使腰腿部肌肉得到锻炼;疾步快走,可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游山玩水,可舒筋活络,防止关节老化 。更重要的是,老年人置身于青山绿野之间,心情也会开朗起来 。
然而,春天又是一个容易生病的季节,踏青时如不做好防护,很容易引发多种疾病和意外伤害 。若能做好以下几项防护,无疑对老人的身心健康大有益处 。
防骨折

文章插图
01,选择安全地带
切忌到陡峭的地带或不平整的地带去踏青,防止发生坠落或摔倒等意外,造成骨折 。老人踏青应选择开阔平整的安全地带,如若登山则需精心安排,最好有人照料、随行 。
02,选择合适鞋子
踏青前一定要试穿鞋子,鞋子大小软硬要合适,不要穿过小、鞋底过硬或鞋跟过高的鞋子,以防伤脚导致身体失去平衡而摔倒 。
03,携带手杖
高龄老人外出踏青应携带手杖,手杖对维持老人身体平衡和防止摔倒很有帮助 。老人走路要缓慢平稳,不可图快 。
老人在踏青时若不慎跌倒,同行者不要急于将其扶起,应先观察跌倒者的反应,若其呻吟不止、且不让挪动肢体,则可能发生了骨折 。同行者应及时拨打“120”求助,并向接线员介绍清楚患者的症状、基本伤势和具体地址等 。
防染病

文章插图
01,防寒保暖
春天乍暖还寒,早晚温差大 。踏青时要注意防寒保暖,以免出汗后突然受凉,引起体表、特别是鼻腔和上呼吸道的血管收缩,使病毒、细菌乘虚而入,让人患上感冒或流感 。因此,老人踏青应尽可能选择风小或避风的地方,要注意用鼻吸口呼,不要呛风 。
如果踏青时不小心受寒,回到住所后宜用生姜、葱白加红糖适量,水煎后热服,以驱散风寒 。也可在睡前用热水泡脚以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尽快消除疲劳 。
02,注意饮食卫生
有些老人踏青时喜欢自带食物进行野餐,但春季气温逐渐升高,有利于各种细菌的繁殖,使某些食物容易腐败变质,食用后可能引起胃肠道疾病 。
因此,自带食品最好当天购买,如前一天购买则应保存在冰箱内,出门前也应加热后再带走 。野餐前还应注意个人卫生,最好随身携带消毒纸巾,以便擦手和擦拭餐具 。
【老年人春日外出踏青应该做好哪些防护?】03,不可随地坐卧
春天,气温上升,但踏青后随地坐躺,甚至在茸茸的草地上睡上一觉,可不是个好选择 。因为山林草地中有各种野鼠和昆虫出没,它们往往是各种病毒或病菌的携带者,体弱的老人长时间触碰树木、青草,容易染上疾病 。
另外,春天一来,雨水变多,空气湿度变大,露天的枯木草地,由于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虽然表面看上去是干燥的,但经太阳一晒,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可能会诱发皮肤病、痔疮和关节炎等疾病 。
防过敏
春天来临,花粉、飞絮从各种树、草、花等植物中飘散出来,并随着空气的流动到处游荡,是很强的致敏物质 。
这些致敏物质可随呼吸进入人体,使组织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类物质,产生过敏反应:发生在皮肤,会出现红肿、瘙痒、荨麻疹等症状;发生在鼻腔,会出现鼻痒、流涕、喷嚏等症状;发生在眼结膜,会出现刺痒、流泪、发红、灼热等症状;发生在胃黏膜,会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发生在气管、支气管,会出现哮喘、气促等症状,严重的还会有面色苍白、身出冷汗、手足冰凉、血压下降等情况 。
- 很多老年人的心脏病竟然是由大便不通引起的
- 老年人需要补钙 老人补钙的最好方法
- 老年人动脉硬化的常见问题
-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自我测试
- 老年人 带父母体检要怎么挑项目?要注意什么?
- 老年人健忘的中医食疗
- 老年人有哪些视力问题?怎么预防?
- 适合老年人用的电子产品 老人家用智能电子产品科普知识
- 老年人常饮茶的好处及注意事项
- 做法简单营养美味 中老年人饮食9道长寿菜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