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反应防治指南( 二 )

到达高原后,也要尽量克制心潮澎湃的激动情绪,保持平常心,不增加心肺负担 。
3. “阶梯升高”式进入高原
有研究表明,通过火车结合汽车两种交通方式,可以让大家对高原环境进行有效的习服*,促进对缺氧环境的快速适应,从而降低高原反应的发病率 。
*习服:一种医学名词,俗称“服水土” 。是指机体为适应新环境而产生的一系列适应改变 。

高原反应防治指南

文章插图
4. 坚持“三不”原则
攀登速度不要太快:当海拔上升到约2500米后,需要逐步增加海拔高度,每24小时内的上升高度建议不要超过600米 。
攀登高度不要太高:俗话说,“只要攀登得足够高,就会产生高原反应 。”有研究报道在海拔3000米处,急性高原反应发病率为56.47%、3700米处发病率为63.74%、3900米处发病率为87.63%、4520米处发病率为91.11% 。所以建议量力而行 。
不要过度运动:保存体力,减少耗氧量,避免出现疲劳 。
5. 防寒保暖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并且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需要特别注意保暖,谨防感冒 。
此外,还可以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配备一些必要的药物以及氧气补充装备 。如果中途出现明显不适,建议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