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国则是受西方“落后”文化的影响 , 而周期性退步 , 但是 , 很快又能复兴固有的文化 。这样中国的历史就呈不断地周期性循环 。
总体而言 , 中西文明之间比较重大影响有三次 。就中国而言 , 这三次分别是:五帝时期 , 从西方传入的多神教 , 使得多神教崇拜和祭祀开始在中国出现;春秋战国时期 , 从西方传入尚利尚战的法家思想 , 使得求利思想、专制思想开始在中国出现;近代西方科学和资本主义的传入 , 让中国开始出现以经济和资本为本位的思想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大转折 , 也是三次文化的大崩溃 。前两次都实现了文化的复兴和回归 , 最后一次正在复兴和回归之中 。
就西方文明的历史而言 , 影响比较大的则有五次 。第一次是文字的出现 ,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 这是对中国的文学习的结果;第二次是法律的出现 , 大约在公元前2100年左右 , 这是对中国契约学习的结;第三次是一神教的出现 , 大约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 , 这是对中国唐虞三代时期上帝教学习的结果 。这个上帝教也是中国对西传的多神教进行契约化、抽象化改造的结果;第四次则是春秋战国时期 , 西方开始出现数学、已经抽象哲学、无神化的宗教等等 , 这些也是再次受中国影响的结果;第五次则是近代的西欧出现哲学革命 , 最终形成“现代文明” 。
研究中国历史 , 关键在于明确中国对外来的具象思维和物化文明的改造 , 对多神教文明的改造 , 对法家尚利尚战理念的改造 。当前我们正在面临第三次对西方文明的大改造 , 就是对科学主义、资本主义的改造 。
下面以对多神教的改造为例来说明 。
在中国三代时期的祭祀中 , 实际上是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祭祀方式 , 一种是基于抽象思维 , 一种是基于具象思维的 。可以成为抽象祭祀和具象祭祀 。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祭祀观念的出现 , 实质上就是文明冲突的表现 , 也是中国对外来的多神教进行改造的结果 。
抽象祭祀就是“德祭” , 即基本神学原理是“鬼神飨德” , 即鬼神以祭者的德为最好的食物 , “德”也是献给神的最好祭品 。“德”祭是中国祭祀的最重要部分 , 最核心部分 。而具象的以实物性的食品的祭祀 , 反而是次要的 。显然 , 具象的食品祭祀是西来的 , 而抽象的“德”祭则是中国独有的 , 是中国对祭祀的改造 。
“德” , 就是“得道” 。“德”和“道”都是抽象的 , 必须用具体的“文”来呈现和表达 。那么“德祭”具体是以什么为祭品呢 , 答案就是作为“文”的契约符号 , 就是结绳和书契 。“德祭”就是以契约为祭品的“契约祭” 。
在契约祭中 , 又有一种特殊的契约形态 , 就是“玉石” 。玉石原本是多神教中的一种实物性祭品 。但是 , 传到中原之后 , 对其进行了契约化改造 , 用玉石来制作书契、契约 。因此 , 对中国而言 , 玉石的价值并不在物理上的玉石本身 , 而是赋予其上的契约含义 。事实上“玉”这个字的甲骨文字形就是直接来自书契符号“丰”字形的契齿文 。“契”字中也有这个符号 。
玉石在中国的三代时期之所以重要 , 并不在玉石本身 , 而在它是一种契约材质 , 玉质契约 。这些玉质契约不仅可以在祭祀中用作祭品 , 更重要的是 , 也是政府主要的政令、政策发布工具 。那时是没有文字的 , 政策政令的发布都是契约式的 , 以契约的形势发布 。玉圭、玉璋等玉质书契 , 则是政令政策的契约符号、契约载体 。政策政令的信息本身是口耳相传的语言 , 但这些语言是以圭、璋为凭信的 。
- 风水中的地气 食源是什么
- 牙膏风水中的作用有哪些
- 紫铜黑色在风水中的作用是
- 1000个生活中的冷知识 生活冷知识百科大全
- 知道风水中的来龙后该如何排龙的
- 生活中的小窍门作文800字 生活中的小窍门400字左右
- 身边的一件事作文200字 生活中的一件小事200字作文
- 各种生活小常识 生活中的小常识有哪些?
- 风水中的人字岸 房前有岸岸下是水面风水如何
- 风水中的四大局 风水阴阳局讲解大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