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小学该养成的习惯有哪些?( 六 )


制定学生行为规范
加强学校教育管理
培养学生自觉自立
双十条学习行为习惯教育
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1、学会倾听 2、善于思考 3、敢于提问 4、与人合作
5、自主读书 6、认真书写 7、自评互评 8、搜集资料
9、动手操作 10、按时作业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1、举止文明 2、诚实守信 3、尊重他人 4、守时惜时
5、懂得感恩 6、勤俭节约 7、遵守秩序 8、勤于动手
9、锻炼身体 10、讲究卫生
要增进与家长的交流,共同促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父母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的教育的效果 。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种基本形式,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是这三种教育形式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这三种教育形式就像一座综合加工厂,缺少哪一道工序都不可能成为完美的人 。
怎样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学生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手段,是以德育工作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为主线,渗透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的每个领域之中,在其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需要依靠全体教职员工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形成一个教育网络,齐抓共管,使学生得到健康成长 。
要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必须构建一个网络体系,开辟两块阵地,利用三条渠道,通过四个途径,开展“五小”活动,采取四项措施,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
(一)构建一个全方位的教育网络体系
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体系 。即:学校——德育教育机构网络;家庭——学生家长和家长学校;社会——各ji关工委组织和相关执法部门 。
2、构建校内教育网络 。①x支部——团支部;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思品课教师——少先队辅导员;③工会——关工委 。
通过构建校内、校外教育网络,横向与纵向、内部与外部形成合力,形成一个双重的、全方位、多层面的养成教育结构体系,达到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 。
(二)开辟两块阵地,即:学校、家庭
1、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地方,学校要充分利用学生在校园内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教育培养 。
2、经常召开家长会,同家长沟通,要求学生在家里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要求在家中的行为也要象在校内一样 ,保持文明行为习惯 。
(三)充分利用三条渠道、通过四个途径 。即:学校要利用课堂教育、班ji管理、实践劳动三条渠道,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文明礼仪教育训练四个途径,使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老师与家长共同联手,学校与社会齐抓共管 。
1、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教育 。利用德育课堂及各学科课堂教育,渗透德育教育,潜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教学生做人的道理,教他们从小懂得该做什么样的事,该做什么样的人,学会怎样做好事,做好人,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
2、利用班ji管理对学生进行教育 。如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对照进行教育训练,使其言行举止受到约束,逐步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