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荒”阵痛里的中国能源大变局( 四 )


在风电领域 , 随着陆上风电行业渗透率的提升 , 优质的风口区位已经逐渐减少 。 我国在持续建设大规模的风光基地的同时 , 开始探索分散式发展格局 。 近年来 , 国家积极推动“风电下乡” , 鼓励中东南地区就地就近开发风电 , 将风电的发展与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目标相结合 。

“电荒”阵痛里的中国能源大变局

文章插图

惠州观音山风力发电厂 , 
已成为当地著名休闲旅游景点 。
2021年10月 , 118个城市与600多家风电企业在国际风能大会上共同发起“风电伙伴行动·零碳城市富美乡村”计划 。 据此计划 , 全国在“十四五”期间将在100个县5000个村安装1万台风机 , 惠及农村人口300万以上 。
目前 , 我国风电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一 。 2020年风力发电量占全球风力发电总量的29.32% 。
更为关键的是 , 光电和风电的成本问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根据2021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的会议资料显示 , 过去十年内 , 光伏发电的成本降低了80%-90% , 已经低于传统燃煤发电成本 。 2020年 , 国内光伏发电平均上网电价已降至0.35元/千瓦时 , 正在大踏步进入平价电时代 。
与此同时 , 风电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实现了平价上网 , 平均发电成本与水电持平 , 据“风电伙伴行动”计划 , 到2025年 , 陆上高、中、低风速地区的度电成本要力争降至0.1元、0.2元和0.3元 , 近海和深远海风电度电成本分别降至0.4元和0.5元 。
时至今日 ,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可再生资源发电利用规模最大的国家 。 从传统的“水火共济”到如今的“风光无限” ,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 , 中国正在汇集各方力量和智慧 , 自上而下推动一场意义深远的能源革命 , 而彻底实现新型能源的自主供应 , 也就抓住了国家发展和安全战略的“牛鼻子” 。
3范式转换中的科技竞赛能源话语权直接关系国家战略发展 。 19世纪初 , 通过蒸汽革命建立起制衡全球的“煤炭体系” , 英国迅速崛起成为全球工业霸主 。 20世纪以来 , 当内燃机逐步取代蒸汽机时 , 美国建立起新的“原油体系”和汽车工业 , 工业霸权的接力棒就从英国人传到了美国人手中 。 如今这场从“碳能源”到“硅能源”的革命 , 或许是中国工业经济当下最关键的一场硬仗 。
草蛇灰线 , 伏脉千里 。 20多年来 , 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多条战线上同时规划部署 , 实行规模空前的财政补贴 , 推动多个新能源产业站到了世界第一梯队 。 “光伏+特高压+新能源车”的强强产业组合 , 正在成为我国抢跑下一个能源时代的优势牌面 。
在发电端 , 中国光伏产业在政府扶持下 , 逐步走出关键原材料、关键设备、主要市场“三头在外”的困局 。 如今 , 我国高纯晶硅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 电池、组件产量占全球产量70%以上 。 全球光伏组件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7家来自中国 。
在储能端 , 我国锂电池产业发展迅速 , 拥有自主完整的产业链 。 根据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Research2021年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 , 全球排名前十的电池制造商中有6家来自中国 , 宁德时代蝉联榜首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