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然后 , 从终端车企来看 , 今年同样也有不小的成本压力 , 除了动力电池以外 , 汽车本身需要的各类金属远材料如钢铁等也在涨价 , 同时持续的缺芯状态也使得芯片价格大增 。 同时 , 正如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王子冬所说 , 对于整车来说 , 一个汽车零部件如果占到整车采购成本的10%以上 , 整车就会关注和控制 , 而目前动力电池占据了主机厂30%左右的采购成本 。 
而且 , 虽然动力电池厂商今年有一定的承压但是毛利率来说还是在20%以上 , 相比起来主机厂来说还是不错的 , 所以主机厂肯定不愿意进一步承担压力的 。 如果动力电池在进行涨价 , 车企可能也会对汽车售价进行向下挑战 , 传导给消费者 , 将有可能使得电动车相较燃油车的优势不在 , 拖慢电动化的进程 。 
3)其次 , 现在已经接近2021年年末 , 到了明年新的一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将进一步退坡 , 2022年补贴标准原则上会在2021年的基础上退坡30% , 换而言之 , 纯电里程在400km以上的EV(Model3和Model Y均是)退坡后补贴额将减少5400元 , 特斯拉或也是提前涨价进行准备 , 因为根据特斯拉的交车周期 , 现在下订单的车主也需到2022年一季度左右才能提车 。 
4)最后 , 今年以来 , 锂电原材料的确大涨不少 , 但是真正的需求可能不见得有那么高 , 一方面不少企业由于看到原材料的涨幅会出现购买、囤积锂电材料的情况;另一方面 , 下游主机厂也会夸大需求和囤货 , 其实下游企业目前没有做这么大的量 , 但是在和电池厂商、材料供应商沟通时却表示要的量大 , 甚至和多个材料商都作出类似表述 , 使得中上游都认为订单会很大 , 需求很旺盛 , 开始加价购买原材料 , 造成了一种恐慌 , 这种情况必然不可持续 。 
而且由于动力电池厂商多会和上游厂商签订长协价格等因素 , 目前电池涨价幅度其实也是远不如原材料涨价幅度 , 涨幅慢于原料价格的涨幅 , 即使要涨价 , 电池厂商也不可能完全把成本压力转嫁给下游车企 。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市场有风险 , 投资需谨慎 。 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 , 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 。 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 。 据此投资 , 责任自负 。 
【特斯拉一周两涨,配置升级还是提前应对电池涨价?】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 , 作者:吴悠 , 36氪经授权发布 。 
- 只要吃油就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 土耳其货币一周暴跌20%,通胀爆表,苹果暂停销售 | 宏观
- Rivian千亿市值背后:上半年收入为零 但市场不想错过下一个特斯拉
- Model 3五日涨价近2万元,特斯拉担心补贴退坡提前行动
- 金毛能長多少
- 怎样选择金毛
- 怎样让刘海变直不用拉 如何打理刘海
- 狗狗打架怎样劝说
- 为缓解假期压力,特斯拉宣布在加州非高峰时段开放免费超级快充
- 王亚平太空美图来啦!细节拉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