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辆理想汽车也曾被报道“自燃” , 后来有汽车行业垂直媒体跟进报道后发现 , 其实是一名非技术工人在整备汽车时忘了拿走辅助检查用的保护垫 , 是这一易燃材料导致了车辆起火 , 并非汽车本身设计问题 。
2021年8月《羊城晚报》报道过广州一辆特斯拉疑似自燃 , 车主称车辆系发生底盘自燃 , 报道也称有关单位已排除人为因素 。 可惜的是 , 当时的“燃烧原因有待进一步鉴定” , 至今鲜有报道跟进 。
几乎搜索每个品牌的汽车+“自燃”关键词 , 都会发现相关的历史报道 。 而此次事件令市场感慨的事情是 , 就在着火事件发生的同一天 , 深圳某家券商召开的聚焦电动汽车的电话介绍会也异常火爆 , 反映出投资者对该赛道的兴趣高涨 。 一南一北 , 一名消费者蒙受汽车自燃的经历、一群投资者仍对新能源车赛道趋之若鹜 , 这样的对比和反差不禁让人思考:此次的着火事件 , 会成为火热赛道头上的“一盆冷水”吗?
BT财经认为 , 新能源发展的大趋势不会回头 , 不过在行业飞速发展过程中 , 无论是整车制造企业、还是充电桩等服务企业 , 都应该以消费者安全和体验为本 , 这才是促进新能源全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投资者也应该密切关注每一个细分领域的发展动态 , 及时甄别风险 , 方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BT财经” , 36氪经授权发布 。
- 财富管理“飞入寻常百姓家”,机构、平台如何接招?
- 减肥瘦身餐中的“一份”是指多少重量?
- 市场要闻丨监管政策有转机?电子烟板块持续走强
- 红牛的局,被可乐巨头盯上了
- 一物一码,互动营销的“新瓶旧酒”?
- Coatue买了张元宇宙门票,3亿美金投了“谷歌的小老弟”
- 网易云音乐上市了,字节的“飞乐”还做吗?
- 东北证券:予圆通速递“增持”评级目标价22.77元
- 字节跳动计划拆分房产业务“幸福里” 将引入外部股东
- 抖音测试“听视频模式”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