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取代维密的美国DTC内衣品牌Parade:强调可持续、反身材焦虑,线下首店将于SOHO区开业

估值1.4亿美元 。

想取代维密的美国DTC内衣品牌Parade:强调可持续、反身材焦虑,线下首店将于SOHO区开业

文章插图

【想取代维密的美国DTC内衣品牌Parade:强调可持续、反身材焦虑,线下首店将于SOHO区开业】近日 , 成立于2019年的美国DTC内衣品牌Parade完成2000万美元B轮融资 , 由投资公司Stripes领投 , 投后估值1.4亿美元 。 从2021年年初至今 , Parade累计完成4300万美元的融资 。 此前 , Parade也曾获得包括Allbirds背后投资机构Maveron 的投资 。
此前 , Parade一直是通过官网进行销售;不过据其官网透露 , 今年11月 , Parade线下首店将正式开业 , 位置选在了DTC品牌云集的纽约SOHO区 。
创始人Cami Tellez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 , 主修英语和艺术 , 在校期间 , 就产生了自创内衣品牌的想法 。 与另一位创始人Jack DeFuria相遇后 , Tellez辍学全职经营Parade 。 2019 年秋季 , 品牌上线 。
据美媒 , Parade预计到2021年底将实现四倍的收入增长 , 并表示将在2025年实现碳正排放 。
Parade主打平价、多尺码、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引发年轻消费者的共鸣 。 他们的模特有着不同的肤色和身形 , 包括大码模特Charlie Max及艺术家Odine Vi?ao等 , 其Logo和宣传图片也采用鲜艳的色彩 , 强烈引人注目 。
现在有很多品牌以“One Size Fits For All”为口号 , 生产只有瘦高女孩穿着才好看的服装;但随着Body Shame(身材焦虑)逐渐被打破 , 也诞生了很多大码服饰 , 国内有经纪人杨天真的大码女装 , 还有专为大胸女孩提供文胸的奶糖派 。
创始人兼CEO Cami Téllez认为 , “维多利亚的秘密”这样的品牌实际上是助长关于 “什么是漂亮”的文化霸权 , 但这是在伤害女性 。 在#MeToo 运动火热进行的同时 , 她认为大家应该对维多利亚的秘密所推崇这种文化而感到恶心 。
她曾经在Facebook的群里发起线上投票 , 两天内10000个反馈方向是一致的 , 结果显示 , 无论是在美国哪个地区 , 很多女性并不喜欢买内衣(的过程) 。
而Parade将各种身材的女孩宣传图放在官网首页 , 传递着打破界限、包容平等的理念 。
据了解 , 目前Parade专注于扩大其产品线及线下业务 。 今年4月 , Parade推出了一系列文胸 , 是其第一个新产品类别 , 并计划在类别扩展上“加倍下注” , 之后Parade还在洛杉矶、纽约和奥斯汀举办了现场活动 。
“随着我们目标人群的发展和变化 , ” Cami Téllez在一份声明中说 , “我们将与他们一起探索出更多新产品类别和新渠道 , 包括线上和线下 。 ”
想取代维密的美国DTC内衣品牌Parade:强调可持续、反身材焦虑,线下首店将于SOHO区开业

文章插图

Cami Téllez(来源:谷歌图片)
Parade当然不是唯一一个追求实体扩张的DTC品牌 。 此前「明亮公司」也曾对纽约SOHO区的DTC品牌进行过报道 , 在纽约SOHO区 , 聚集着一大批IPO和正走在上市之路的DTC品牌 , 包括Allbirds(BIRD.US)、Warby Parker(WRBY.US)、Casper(CSPR.US)(已宣布私有化)、Peloton(PTON.US)、Glossier等 , 大部分品牌会将首店选在SOHO 。
想取代维密的美国DTC内衣品牌Parade:强调可持续、反身材焦虑,线下首店将于SOHO区开业

文章插图

此次 , Parade的线下首店也将在SOHO开业 , 估计也是看中了它的流量和多元化 。
Cushman & Wakefield专门从事SOHO区的地产经纪人Andrew Kahn提到 , SOHO曾从制造业区转变为艺术家的避风港引发了房地产热潮 , 现坐拥500家商店 , 已然成为北美最大的城市零售区 。
根据咨询公司HR&A Advisors的研究 , 2016年 , SOHO和NOHO的每平方英尺销售额优于除了第五大道的核心路段 , 包括所有美国主要大城市的零售区——纽约市其他地区、芝加哥的密歇根大道和旧金山的联合广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