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级第一大IP”,为何在国内水土不服?

宝可“梦”, 并不好做
IP路线成为了越来越多游戏厂商的选择 。
毕竟高知名度, 保证了游戏传播量 。
论“世界第一大IP”, 当属“宝可梦” 。 据统计机构Statista数据显示, 截至今年1月, 宝可梦IP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 登顶世界IP价值榜, 成为世界上最吸金的IP 。 今年比较火爆的IP“哈利波特”收入为322, 排名该榜单第十 。
作为世界第一的IP, 理论上会成为国内游戏厂商心目中的香饽饽, 谁能拿下, 显然就距离终点一步之遥 。 可是回头一看, 国内上线的宝可梦手游表现并不强势, 为何如此拉胯?
01世界第一IP在国内不吃香?2021上半年, 网易《宝可梦大探险》终于正式登陆国服, 项目组前期的营销和IP加持之下, 一度登顶iOS免费榜 。 实际上, 自从网易宣布正式代理之后, 已经过去2年之后, 积累足够多的玩家期待, 一经上线便全面释放 。
不过随着首发热度过去之后, 排名掉得比较厉害, 上线三个月掉到700名左右 。 尽管《宝可梦大探险》在9月份更新版本, 加入了新世代的宝可梦, 也未能带起热度 。 目前该款产品已经排到1000名开外 。

“宇宙级第一大IP”,为何在国内水土不服?

文章插图

数据来源:七麦数据
在营销侧上, 《宝可梦大探险》为了尽可能覆盖到不同玩家群, 线上邀请了不同领域的KOL助力宣传, 创作出宝可梦IP衍生作品, 形成内容营销包围网 。 此外, 产品上线后, 通过灯光秀和“方可梦”主题展会的形式吸引知名大V参观打卡, 不断维持热度 。
从《宝可梦大探险》的营销策略上看, 并没有大规模宣发方式, 而是选择“小而美”的IP唤醒营销 。 尽管网易精致打磨产品和用心营销, 但从结果来看, 这一个世界第一IP并没有给产品带来太多可持续性的热度, 导致这款宝可梦国内第一款产品始终不温不火, 表现平平 。
02全球第一的宝可梦IP为何水土不服?从《宝可梦大探险》来看, 宝可梦这一个“金字招牌”并没有如此神奇, 并且所展现的产品活力不够强 。 宝可梦IP在国内为何水土不服?
1.国内用户对宝可梦IP认知相对固化 。 尽管宝可梦系列已经诞生25周年, 但是国内玩家对他的认知始终有限 。 这源于正统游戏产品没能与国内玩家一同成长, 甚至游戏在诞生20年后才在游戏内加入繁体中文/简体中文, 加上早期国内玩家玩的宝可梦游戏基本属于“盗版”, 没能真正感受系列作品的真实内核, 除了认为“这游戏不错”之外, 真正了解的人并不多, 甚至认为皮卡丘=宝可梦 。
2.《宝可梦go》影响力太高, 把玩家期待拉高 。 AR手游《宝可梦go》自诞生以来风靡全球, 即使没在国内上线, 一些宝可梦粉丝依然根据教程想方设法的“试玩一把” 。 上线5年来, 《宝可梦go》不断完善游戏内容, 令国内玩家羡慕不已 。 作为国内第一款宝可梦手游《宝可梦大探险》从玩法上始终没能给国内玩家带来太多惊喜, “希望越大, 失望越大” 。
3.没有契合宝可梦IP的核心传播点 。 对比宝可梦游戏, 系列动画在国内影响力更大 。 通过B站追番数据显示, 宝可梦动画追番数为171万, 其中系列第一步作品播放量高达4000万次 。 从定位上看, 宝可梦是子供番, 属于给日本小孩子看的动画番剧, 整体比较“低龄” 。 因此在萌趣可爱的更符合粉丝调性, 而《宝可梦大探险》主打像素画风, 在迎合粉丝调性的方面有所缺失——比卡丘自己都方了 。
4.酒香也怕巷子深, 营销依然是关键 。 《宝可梦大探险》在营销侧以“小而美”为主, 以唤醒IP粉丝为主, 没有进行大规模铺量宣发 。 或许因为《宝可梦大探险》并不是主力项目, 另一方面高估了宝可梦IP的价值, 导致在营销过程中并不会特别突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