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畅的线还能画下去吗?

“ABB”也是一种致富暗号
不知不觉 , “眼镜妹”刘畅畅的个人管理规模突破100亿 , 这对交易型基金经理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
今年如果给基金业做一个热词盘点 , 除“宁组合”外 , 可能就是“ABB”了 。 名字呈“ABB”排列的基金经理 , 业绩大概率好的离谱 , 例如杨金金、刘伟伟、邓彬彬、过蓓蓓 , 还有本文的主角刘畅畅 。
刘畅畅今年被人关注 , 是因为她的代表产品华安文体健康近一年斩获了86.03%的收益率 , 重点是最大回撤只有10%左右 , 做出了一条量化般的平稳曲线 , 被称为“画线艺术家” 。 而这条净值曲线的另一面 , 则是7倍换手率的交易 。

刘畅畅的线还能画下去吗?

文章插图

对比持股“躺平”式的基金经理 , 类似分享公司成长价值的话术清晰易懂 , 交易型基金往往会被扣上追涨杀跌、看线炒股的标签 , 策略更是如同一个黑箱 , 这样的风格在过去两年被视为敝屣 , 然而在今年大盘蓝筹核心资产崩塌下又异军突起 。
这无疑使得投资者们开始重新审视刘畅畅这样的基金经理 , 她“画线”背后的依据是什么?45°仰望天空的曲线还能持续多久?这是本篇文章需要解答的问题 。
01拆解在华安 , 研究员要成为基金经理通常要比在其他基金公司花更长的时间[1] 。 所以看似是新人的刘畅畅 , 其实在研究员的岗位上已经深耕了10年 , 而同行里 , 5年内就熬成基金经理的并不在少数 。
所以这也和今年同样业绩飙升的一些85后单押赛道的小年轻有着本质区别 , 刘畅畅覆盖的领域比较广 , 并没有明显的赛道特征 , 什么样的冷门票都可能会在持仓中出现 。
刘畅畅毕业于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 , 10年间刘畅畅先后覆盖了钢铁、机械、纺织服装、券商、轻工行业 , 在这些略为性冷淡的行业长期打磨 , 也造就了刘畅畅的投资风格:周期思维 , 自下而上 。
这样的说辞在公募圈不在少数 , 包含周期思维的就有广发刘格菘 , 富国刘博等等 , 刘畅畅也类似——并不是聚焦于周期股 , 而是从行业以及公司所处的周期位置以及市场预期三个角度去考虑投资 。 换句话说 , 这是一种在行业比较和个股比较中取其优的思考方式 , 而这项能力的基本要求便是基金经理研究覆盖面要广 。
从刘畅畅的持仓也不难发现 , 这两年的轮动几乎都踩到了点上 , 比如2020年一季度食品饮料和医药爆发前夕 , 刘畅畅低位就选中后期涨幅妖娆的妙可蓝多、绝味食品以及疫苗康泰医药 , 然后2-3季度开始加配新能源及制造板块 , 特别是2020年年报几乎预言了2021年市场的主线走向:
【刘畅畅的线还能画下去吗?】“新能源行业正处在渗透率加速提升的拐点阶段 , 军工行业在十四五期间迎来更好的发展水平 , 部分周期品由于需求的景气和持续多年的较低固定资产投资 , 带来价格和盈利的持续超预期 。 ”
在今年一季度“茅台三万亿从头越” , “跨过香江去 , 夺取定价权”成为主(Che)流(Huo)策(Xian)略(Chang)之时 , 对新能源、军工、周期品三张牌同时翻对的基金经理凤毛麟角 。
这背后引申义是:刘畅畅不抱团 。
她的审美确实有些“另类” , 不买茅王买金徽酒 , 不买宁王买格林美 , 特别是主营为电池材料的格林美 , 在换股不留情的刘畅畅手中重仓了四个季度 。 毕竟 , 新能源是她去年二季报以来坚持看好至今的行业 。
刘畅畅的线还能画下去吗?

文章插图

根据上图 , 也不难得出 , 刘畅畅的持仓非常分散 , 前十大持仓占比很少超过30% , 中报显示大于0.1%持仓的股票高达87只 , 同时在去年二季度就基本确立了以制造业为主的基调 , 机械和电子比重大大提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