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的中台战事,谁是最终的赢家?( 四 )


另外 , 腾讯还提出了 , AI中台是基于腾讯三大AI实验室的技术 , 涵盖了光学文本识别、人脸识别、图片识别、音频识别、文本分析等方面的技术;而安全中台则是腾讯基于其安全运营经验和安全数据库为方便企业进行高效安全管理而打造出来的一站式大数据和智能化安全管理平台 。
中台是BAT产业互联网战局的变量么?在消费互联网日益发力的当下 , 企业互联网的激烈竞逐 , 是BAT之间的新战场 。
但是 , 这个战场的范围很广阔 , 大家基本是“各打各的” 。
前面说了 , 中台概念最初被大众广为认识是2015年阿里巴巴提出的「大中台 , 小前台」战略 。 而对于当下的阿里来说 , 中台战略其实是阿里云试图从IaaS业务转为PaaS业务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 但能否爬上这个台阶 , 其实考验颇多 。 特别如果过于强调不同层面产品间的强耦合 , 未免会有“捆绑销售”的嫌疑 , 而这是阿里所不乐见的 。
对百度来说 , 目前在体量上落后AT一个档位 , 但是在AI能力上面来说 , 则比AT又强出很多 , 毕竟专注技术的优势很明显 , 而AT天然不是技术公司的底色 。 从目前来看 , 百度能够在智能云市场(这是一个相对较小但很重要的市场)保持领先 , 主要还是强技术基因在牵引 。 最近云计算市场百度跃居第四 , 份额达8% , 相对于AT和华为的大体量 , 能达到这个份额(是在综合的公有云市场 , 而不是狭义的智能云市场) , AI引导的差异化竞争是很重要的因素 , 百度没有理由不坚持下去 。

BAT的中台战事,谁是最终的赢家?

文章插图

腾讯需要继续加强中台能力建设 , 腾讯的中台有些先天不足是真的 , 但腾讯业务的超强连接性、可外溢性也不是BA两家可比的 , 腾讯只要能够在产业互联网发展前期、中期争取到更多B端客户在自身平台上搭建产品 , 后期对整个产业互联网市场的格局的影响就会非常大 , 对其未来在数字化2.0转型这个大战局中的身位 , 也至关重要 , 所以腾讯要做的尽快夯实中台基础 , 并加速帮助合作伙伴建设一套中台生态 。
所以 , 我们不应陷入“中台大战”这个虚拟的媒体化语境里 , 我们欣慰的看到是中台作为一种概念和BAT的产业互联网都有了足够差异化的结合 , 这说明了中国产业互联网企业的真正进步 , 而不是互相模仿、人云亦云 , 只要这样它们才能得到真的回报 , 能够在数字化时代的创新中引领行业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当下Tech”(ID:dengling40) , 作者:当下君 , 36氪经授权发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