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司登只有高端,没有爆款

高低线城市收入“剪刀差”趋势 , 击碎波司登“主航道”迷梦?

波司登只有高端,没有爆款

文章插图

洋品牌掀起的羽绒服内卷愈演愈烈 。
我国羽绒服市场进入成熟期 , 出现“消费升级”与“追求物美价廉”的分层加剧现象 。
与之对比 , 波司登从多元发展泥潭走出 , 45年的老品牌在获得新生后 , 似乎再次陷入宿命轮回 。
先说市场 , 根据天眼查数据 , 我国目前现存羽绒制品相关企业4.99万家 。
2019年新增1.11万家 , 同比增长51.17% 。 2020年新增5451家 , 同比减少50.69% 。 2021年前10月 , 新增2948家 , 同比减少64.89% , 企业增速放缓 , 逐渐步入成熟 。
就定价上看 , 羽绒服品牌们面对分化市场相应给出新的定位 , 华创证券的“羽绒服市场品牌价格分布”图中可以看到 , 目前各品牌都在新业态下找到自己的“舒适区” 。
波司登只有高端,没有爆款

文章插图

2000元以下品牌众多厮杀惨烈 , 5000元以上的则被“加拿大鹅”和“Moncler”垄断 。
唯有“波司登”既要又要 , 下至199元的羽绒夹克 , 上至14900元线上销量为0的“登峰2.0” , 做到全价位覆盖 。
但在这“迷惑”定价的背后 , 折射出的是波司登四季化服装转型彻底失败之后 , 回归羽绒服主业后的又一次迷茫 。
如果说以前的波司登是不知道自己该“卖什么” , 那么如今的波司登则是不知道羽绒服“卖多少钱” 。
为什么价格上探的波司登难出爆款?“二次创业”的波司登的增长中隐忧是什么?本文分别从羽绒服市场的“高端”和“大众”两端分析波司登所处的困境 。
波司登只有高端,没有爆款

文章插图

波司登的“高端之困”11月6日 , 波司登官宣肖战为品牌代言人 , 同款羽绒服上架后1秒售罄 。
随后 , 推出由Burberry前设计师打造的最高定价6690元的风衣羽绒服、万元羽绒服……一度“垂死”的波司登 , 似乎开始复活了 。
波司登的起死回生 , 也正是中国羽绒服市场之痛 。
从羽绒服的消费从城市层级来看 , 已经打破了“高线城市高消费、低线城市低消费”的刻板印象 , 也就是说 , 高线城市不乏追求平价款的人群 , 而低线城市也不乏买“大鹅”的人 。
据麦肯锡数据 , 2018 年我国生活水平在宽裕小康及以上(家庭可支配收入在 13.8 万以上)的城市人口共计 400 万人占比 49%(较2010年8%大幅增长) 。
其中 , 低线城市的中产化趋势更快 , 前三四线城市中 , 中产人群数量占比达到34%以上 , 2010-2018年低线城市中产人群数量CAGR达到38% , 明显较同期一二线城市增速23%更快 。
波司登只有高端,没有爆款

文章插图

与此同时 , 在高线城市 , 追求性价比的羽绒服消费群体的规模也不容小觑 。
由于成本原因 , 大众品牌相对来说难以在高线城市购物中心立足 , 消费者的这部分需求或更多的通过电商渠道去实现 。
在2020/2021财年 , 波司登包括广告和宣传费用、使用权资产折旧费、或有租金以及销售雇员开支等内容的分销开支约为48.07亿元 , 同比增加了12.4% , 在总收入中占比为35.6% , 开支不可谓不大 。
在成本压力增加的情况下 , 反观波司登的地区销售的重心偏向 , 可能会进一步推高开支 。
波司登副总裁朱高峰表示 , “公司将采取‘开大店、关小店’的方式 , 逐步提高公司直营比例 。 ”“未来店铺数量会以个位数缓慢增长 , 并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