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真的“不作恶”?前员工起诉:它早已亲手打破座右铭( 二 )


投放虚假医疗广告
2003 年 , 美国相关委员会就谷歌的网络药品广告问题进行调查质询 , 随后谷歌声称设立了一些筛选机制 , 但虚假医疗广告依旧存在 。
到了 2009 年 , FBI 钓鱼执法 , 派了个假药贩子去找谷歌投放虚假医疗广告 , 以每个月 2 万美金的广告费获得了一位谷歌专属客服 , 手把手教他如何规避谷歌的自动屏蔽政策 。 结果最后谷歌被罚 5 亿美元 , 承认了虚假医疗广告的问题 。
非法搜集用户 Wi-Fi 数据
谷歌地图建立在庞大数据和设备支持的基础之上 , 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遍布各地的街景车——这些街景车装有 Wi-Fi 传输设备以及摄像头 , 在接入当地无线网络后实时记录周边路况并上传 , 用户通过谷歌地图便可查看 。
但问题在于 , 2010 前许多公共无线网络都没有对其中的数据传输进行加密 , 也就是说 , 具备信息读取和收集功能的谷歌街景车是一个再好不过的“窃听工具” 。 而这在谷歌早已是个公开的秘密 , 甚至有调查显示当时谷歌工程师每天会在窃听等工作上用近 20% 的工作时间 。 事情败露后 , 谷歌对此供认不讳 , 但其强调所获数据并未被使用并保证会删除 。
包庇公司高管性骚扰行为
2018 年有关谷歌包庇公司高管性骚扰行为的新闻也闹得沸沸扬扬 。 彼时据纽约时报报道 , 谷歌前明星高管、被称为“安卓之父”的 Andy Rubin 在被内部员工指控性骚扰并查实后 , 仍获得了谷歌给予的 9000 万美元离职金 , 同时对其他涉案高管也没有严肃处理 。 由此引发了同年 11 月多达 20000 名谷歌员工的全球性罢工 , 抗议对女性不安全的职场文化 。 (注:谷歌 CEO Sundar Pichai 之后回应称 , 谷歌在两年内解雇了受到骚扰指控的 48 人 , 这些人从未收到过离职金 。 )
许多谷歌女性员工当时指出 , 即便与公司人事报告此类现象 , 最终也是不了了之 , 甚至还会受到惩罚:降低职级、负面的绩效考核、被踢出项目组等等 。 而最令人无奈的是 , 她们还要与那些骚扰者继续合作 。
这类事件与曾经谷歌一直坚持的“不作恶”理念完全相悖 , 或许也是意识到了很难在利益面前继续维持这一座右铭 , 在 2018 年 5 月初左右 , 谷歌在其行为准则页面将原先文本中反复提及的“Don’t be evil”全部删除 , 只在最后提了一句:“记住……不要作恶 , 如果你看到一些你认为不正确的事情——大声说出来!”

谷歌真的“不作恶”?前员工起诉:它早已亲手打破座右铭

文章插图

那三位前谷歌员工正是遵从了最后的这一句话 , 将其认为“不正确”的事大声说了出来 , 结果却反被莫名辞退 , 因此不服上诉 。
对于这场诉讼 , 网友对其结果都不太看好:
“问题在于谷歌‘不作恶’的含义太模糊了 , 虽然这个起诉理由有点道理 , 但这并不能确保他们就能起诉成功 。 ”
“主要这不属于真正的合同 , 这只是谷歌的行为准则 , 并没有强制谷歌做事的权利 。 ”
“除了被立即赶出法庭 , 还会发生什么吗?他们想让法院裁决哪些行为是“善” , 哪些行为是“恶”吗?”
那么 , 你认为这场案件谁会胜诉?“不作恶”还适合加在谷歌的行为准则里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