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 , 李有泉还将燕窝与中国传统文化扯上了关系 , 其表示:“燕窝这个行业是几千年来老祖宗留下来的优秀养生文化 , 是中国优秀中医药文化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发展好燕窝行业 , 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表现 。 ” 
广告营销对于燕窝的作用已是不言自明 , 为此 , 燕之屋与小仙炖都不惜血本地进行投入 。 以2018年燕之屋举办的“同一首歌 , 爱在燕之屋群星演唱会”为例 , 这一次演唱会燕之屋就耗资超过1000万 。 而在2017年 , 燕之屋的广告投入就已高达1亿 , 而且计划每年均以15%的速度增长 , 2018年达到1.2亿 , 以此推算 , 2019-2021年的广告总投入将分别达到1.38亿元、1.59亿元和1.82亿元 。 
相比之下 , 燕之屋2020年的总营收为13亿元 , 净利润仅为1.2亿元 , 2021年上半年 , 净利润也只有7000万元 。 小仙炖则更为夸张 , 据北京市朝阳区统计局发布的处罚信息显示 , 小仙炖2019年根本就没有盈利 , 反而亏损3000多万元 。 
以此来看 , 与其说燕之屋、小仙炖是燕窝公司 , 还不如说是广告营销公司更为恰当 , 它们以基本不具备药品、保健品功效的燕窝为载体 , 收割整个消费群体的智商税 , 而且 , 还凭此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者和行业的龙头 。 
03.瞄准资本市场燕窝虚假宣传瞄准的是人们的健康焦虑 , 但对于燕之屋和小仙炖而言 , 这背后的商业和资本焦虑才是自己最关心的 。 
燕之屋创始于1997年 , 在已成为燕窝行业的领军企业 。 其创始人“黄健”得益于东南亚与香港、台湾样板市场的影响 , 正式开始了燕窝生意的内地布局 , 并开创性的打造了连锁加盟的模式 , 以连锁经营的方式获取了第一波市场红利 。 
小仙炖则要晚得多 , 2014年由林小仙和丈夫苗树共同成立 , 林小仙为中医家庭出身、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 。 虽然小仙炖比燕之屋足足晚了17年 , 但就成长速度而言 , 却青出于蓝 , 依靠着出色的营销和互联网模式 , “小仙炖”2018年销售额破2亿 , 2019年破8亿 , 也随之与燕之屋进入了双雄争霸时代 。 
到2020年 , 据阿里巴巴生意参谋数据显示 , 连续四年蝉联天猫双十一燕窝品类冠军的燕之屋被小仙炖赶超 。 双11 , 燕之屋全网销售额破2亿元 , 小仙炖全网销售额则达4.65亿 , 也是双11期间天猫平台首个直播成交额破亿的食品品牌 。 不只是天猫 , 小仙炖经过7年发展收入规模达到10亿元左右 , 已经开始与燕之屋并驾齐驱 。 
这对于燕之屋来说绝非好消息 , 早在2018年 , 李有泉就曾透露燕之屋即将上市进入资本市场 , 而行业领军、销量全国领先 , 无疑是提升公司估值的最佳筹码 , 而且如果上市成功也将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竞争优势 。 
2021年1月 , 燕之屋与中信建投证券签订了辅导协议 。 2021年2月至2021年4月 , 中信建投证券对燕之屋进行了第一期辅导 。 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认为 , 燕之屋通过上市能够在提升资本和资源整合能力 , 并且更好地面对更多企业的竞争 。 
但小仙炖的异军突起 , 打破了这一想象 。 “通过几年的发展 , 小仙炖等企业以互联网模式实现了快速发展 , 开始挑战燕之屋的地位 。 ”文志宏表示 。 鲜炖燕窝新模式是一种基于互联网营销的模式 , 利用全媒体的流量 , 发展非常的迅速 , 而燕之屋专卖店的模式相对比较传统 。 小仙炖、燕小厨的品牌依托线上模式 , 实现高速发展 , 并打开了燕窝自用市场 。 
数据显示 , 燕之屋2020年收入13亿元 , 净利润1.2亿元 , 营收规模与小仙炖不分上下 , 这自然限制了燕之屋在资本市场的想象力 。 
- 谷歌真的“不作恶”?前员工起诉:它早已亲手打破座右铭
- 众泰汽车“起死回生”拢共分几步?
- 三个“丁磊”同台敲钟,市值418亿
- 物流仍为零售下半场关键国美战略“孵化”安迅物流
- 复盘“黑五”:国外缺货涨价,国内不感兴趣
- 拆掉一半电视墙,装修最不“后悔”的决定!“变身”横厅显大几倍
- Facebook之后,美国支付巨头Square也改名“Block”
- 年度数据分析报告,如何写出“年”味
- 高德地图上线“停车雷达”新功能
- 越南将在京东推出“越南国家商品城”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