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用户驱动力中寻找增长小游戏的设计创新点?( 三 )


如何从用户驱动力中寻找增长小游戏的设计创新点?

文章插图

图8 驱动力模型搭建过程
如何从用户驱动力中寻找增长小游戏的设计创新点?

文章插图

图9 APP内置游戏驱动力模型
· 社会归属:是否增强现实熟人关系 , 或者建立新的社交关系?
从众融入 | 营造身边人都在参与 , 强化不从众的亏损感:自我决定理论(SDT)的关联性认为 , 人类天生就有想与他人互动 , 建立合作和归属关系的动机 。 结合实际调研 , 我们也发现身边朋友是否广泛玩或者谈论游戏会影响用户的参与 , 从众效应让用户觉得越多人玩 , 自己也应该参与其中 。 例如在支付宝三小时公益游戏中 , 公益日记本中可以看到其他用户参与的项目和帮助他人的记录 , 与自己还没有任何公益项目形成鲜明对比 , 增强用户寻求融入和归属的愿望 , 并通过先扬后抑的文案手法和行为按键 , 触发用户的参与行为 。
如何从用户驱动力中寻找增长小游戏的设计创新点?

文章插图

图10 图片来源:支付宝三小时公益游戏
互动情景 | 通过游戏道具或行为建立新的互动情景 , 平衡积极和消极行为影响:游戏中与朋友发生趣味互动会增强或削弱在现实的关系 , 设计时需要考虑游戏道具和行为在现实社交关系中的作用 。 例如在蚂蚁森林中 , 游戏道具『绿色能量』成为好友互助的中间物 , 『捐能量/浇水』行为不仅体现友好 , 而且成为现实社交中的话题 。 蚂蚁庄园中通过在好友家种麦子行为来传达友好 , 并且能建立与好友一同培养农作物的互助情景 。
如何从用户驱动力中寻找增长小游戏的设计创新点?

文章插图

图11 图片来源:蚂蚁森林&蚂蚁庄园
除了积极行为 , 适当的消极行为也能激发社交趣味性 , 但需要把控程度 。 在蚂蚁森林中 , 本身「偷」行为在熟人朋友中有恶作剧增强情感互动的作用 , 如果「偷能量」过度却没有补偿行为 , 会增强「偷」的贬义感 , 损耗人们之间的友好关系 , 所以提供「踩ta/放话」带有攻击色彩的行为 , 并且显示主动和被动收取能量对比 , 将负面情绪转化为新的参与动机 。 而蚂蚁庄园使用了一种更巧妙的方式 , 当好友的小鸡来使坏时 , 用户可以选择雇佣而不是攻击 , 将负面社交行为委婉转化 , 降低好友因互相攻击导致关系损耗的可能 。
如何从用户驱动力中寻找增长小游戏的设计创新点?

文章插图

图12 图片来源:蚂蚁森林&蚂蚁庄园
虚拟关系 | 建立角色增强情感粘性:也可以在游戏中设立虚拟角色 , 通过与角色互动可以建立新的社交关系 , 从而产生情感依赖 。 例如当小鸡被别人欺负或者很久没看见主人时 , 会有哭泣表情十分惹人怜爱 , 并且配上心情值和描述 , 将情绪表达更加量化和清晰 , 激发用户主动关爱 , 起到提升停留时长和召回次数的作用 。
· 价值认同:价值导向、玩法和视觉风格是否契合用户的自我身份和正向价值观?
自我认同 | 给用户定义自我的权利:游戏与用户内心产生共鸣才能产生与其互动的源源不断动力 , 所以用户需要认同游戏的价值取向 。 根据SDT理论的自主性 , 具有价值认同的游戏可以让用户自由诠释自我 , 不会强迫用户做一些自身不认同或者不符合身份的行为 。 例如网易音乐2021年度报告中 , 初次进入让用户定制自己的形象 , 通过虚拟角色来让用户表达自我 。 播客APP小宇宙的年度报告不会根据大数据框定对用户身份的标签或描述 , 而是将定义自我的权利归还用户 , 允许自主选择代表身份的电台 , 增强身份认同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