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性温;味酸、甘;归肺、心、肾经 。
功效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

禁忌外有表邪,内有实热,或咳嗽初起、痧疹初发者忌服 。
五味子的功效
古人认为,这种五味俱全的果实,对人体五脏均能发挥补益作用 。《神农本草经》里就记载:“五味子主益气,补不足,强阴,益精 。”《抱朴子》记载:“常服能返老还童、延年益寿 。”明《本草纲目》记载:“补虚劳,令人身体悦泽、明目 。”
五味子味酸、性温,归肺、肾、心经 。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养心的功效 。临床上主要用于肺虚久咳及肺肾不足之喘咳;阴虚盗汗气虚自汗;津伤口渴、多汗、气短等;精滑遗不止,遗尿;阴血不足之心悸、虚烦不眠、多梦等 。
①《本草通玄》:固精,敛汗 。
(1)敛肺止咳:用于肺肾两虚之虚咳、气喘,常与补肾药合用 。
(2)涩精止泻:用于遗精、久泻 。治遗精常配桑螵蛸、煅龙骨;治久泻常配肉豆蔻芡实
(3)生津敛汗:用于阴液不足之口干渴、盗汗,常配麦冬、生牡蛎
(4)凡一切气血耗散之休克、虚脱,皆可配补药用之 。
②《别录》:养五脏,除热,生阴中肌 。
③《日华子本草》:明目,暖水脏,治风,下气,消食,霍乱转筋,痃癖奔豚冷气,消水肿,反胃,心腹气胀,止渴,除烦热,解酒毒,壮筋骨 。
④李杲:生津止渴 。治泻痢,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瞳子散大 。
⑤王好古:治喘咳燥嗽,壮水镇阳 。
⑥《本草蒙筌》:风寒咳嗽,南五味为奇,虚损劳伤,北五昧最妙 。
⑦《本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
五味子的作用
中国古代的王公贵族和中药名师,都喜欢经常服用五味子以强身健体 。这个习俗至今在韩国仍非常流行,韩国人感到疲倦时,往往会饮用五味子茶 。
五味子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维生素、类黄酮、植物固醇及有强效复原作用的木酚素(例如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或五味子脂素),它也是兼具精、气、神三大补益的少数药材之一,能益气强肝、增进细胞排除废物的效率、供应更多氧气、营造和运用能量、提高记忆力及性持久力 。古时候,俄罗斯猎人每次远行狩猎之前必定服用五味子以强身补气 。
临床使用的五味子有生用、炒用、炙用、蒸用之分 。用于滋补多为熟炙;用于治疗多用生品 。
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五味子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五味子提取物和醇甲能减少小鼠自主活动,延长巴比妥睡眠时间、抑制动物攻击行为,对抗电休克和化学性惊厥,作用与安定药相似 。尚有镇痛作用、肌肉松弛作用 。
保肝作用
五味子醇提物及五味子甲素、乙素、丙素、醇甲、醇乙、酯甲、酯乙等对化学毒物引起的动物肝细胞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可抑制转氨酶的释放,使ALT活性降低 。能明显诱导小鼠和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活性 。增加肝脏解毒能力 。五味子对CCl4经肝微粒体代谢转化后生成的一氧化碳及其在代谢过程中对 NADPH的消耗亦能有抑制作用 。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五味子有扩血管作用 。五味子素、五味子丙素、去氧五味子素等对于离体狗肠系膜动脉收缩均有抑制作用,能增加脉鼠离体心脏及麻醉狗冠脉血流量 。用北五味子饲喂家兔能调节心肌细胞和心、肾小动脉的能量代谢,提高心肌代谢酶活性,改善心肌的营养和功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