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传说之二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 。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 。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 。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
冬至传说之三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 。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
冬至节的风俗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 。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 。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
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 。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 。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 。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 。“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 。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 。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 。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 。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 。”冬至节 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
与冬至有关的诗词与冬至有着密切关系的是在北京流传了几百年的《九九歌》 。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
小至
【为什么说冬至“大如年”?】(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邯郸冬至夜
- 抖音佣金为什么一直不结算?多久一结算?
- 小家电节电有妙招
- 常见的一些植物用英语怎么说?
- 有人说深蹲能增大大腿腿围,是这样吗?有什么依据呢?
- 产后为什么大肚子不容易恢复? 产后大肚子怎么恢复最快
- 为什么很多巨能吃的人都是瘦子,反而很多食量不多的人会胖?
- 如何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请举例说明
- 火遍装修界的“岩板”,到底是不是智商税?来说说大实话
- 听说即墨有个拔罐减肥的,请问在哪里
- 为什么体寒的人容易胖,怎么调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