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上面那段小和尚和大师的对话,着实可爱,又颇具深意 。
大师在得道前后都做着相同的事情,为何感觉却不同?
【心理学培养专注力 心理学专注力】
得道前,人的心总处在焦虑中,瞻前顾后,顾此失彼,总想把世间的事都做全做好;得道后,心如止水,专注当下,静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
所谓大道至简,而这种意境,非出家不可达到吗?当然不是 。
现代生活中的我们,总像被上了发条一样,大脑和身体一刻不停地忙碌着:

文章插图
工作时、聚会时、K歌时、运动时、排队时、乘车时,我们都在忙碌着刷手机,生怕耽误每一个通知,害怕错过朋友圈的每一个消息 。

文章插图
工作日期待着假期,而真到了假期时光,却又不好好享受闲暇、心无旁骛地陪伴家人,不是担心有未回复邮件,就是拿着手机不停刷 。

文章插图
有四个字,谁都会说:“活在当下” 。其实谁不是活在当下呢?此时此刻我还活着,而且不仅活着我还忙碌着,这不就是“活在当下”吗?
然而,“在瞎忙中度过一天天时光,生怕错过任何重要的东西,却也注定错过此时此刻当下的美好 。” —— 这句话听来拗口,但也真就是这么个道理 。
美国密歇根大学在2016年的研究表明:如果频繁进行多任务操作,比如一边看邮件、一边回微信、一边查资料,不仅会让你完成任务的时间增加25%,还会导致出错率的显著提升 。
所以,“活在当下”的关键,是“专注”:专注于此时此刻此地的一件事情 。

文章插图
其实,这种专注的能力,当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是如此真切有力地陪伴过我们的日日夜夜 。我们玩玩具、打游戏、看蓝天、追蝴蝶…… 我们的每一个当下,都100%地奉献给一件事、一个人、一样东西 。
小时候的我们,在被大人们打破这种专注的时候,会感到无比厌烦,而随着我们渐渐长大,我们不仅失去了这份专注,还在三心两意之间打破着别人的宁静 。
正如心灵专注师 —— 安迪·普迪科姆(Andy Puddicombe)在TED演讲中说道:

文章插图
Andy认为:现在的人们已经很难让大脑静下来,什么也不做了 。
而他的经历,向人们诉说了每天如何通过十分钟的专注训练来大大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甚至是幸福 。

文章插图
Andy提到的专注和冥想就是『正念冥想(mindful meditation)』 。正念是个体有意识地把注意力维持在当前内在或外部体验上并对其不做任何评价的一种自我调节的方法 。
透过正念冥想,我们可以从大量嘈杂烦乱的信息中辨识出最重要的信息,在大脑高度专注的状态下,进行深度思考,从而产生顿悟般的伟大创造 。
正念冥想还可以让我们感知自我的存在,能够活在当下,接受自我,悦纳自我,生活在与自己内心的和谐中 。
- 改善孩子专注力的5个方法 提高孩子专注力的方法
- 提高孩子的专注力方式 孩子专注力的培养方法
- 专注力好的孩子的表现 专注力好的孩子都是潜在学霸
- 培养孩子专注力36种方法 培养孩子专注力的5种方法
- 怎样训练13岁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的专注力到底应该怎么训练呢
- 培养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方法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该怎么训练
- 专注力家庭训练3-5岁 专注力家庭训练方法
- 看电视会让孩子变笨 看电视影响孩子专注力
- 3岁专注力培养方案 专注力培养0-3岁
- 正在毁掉孩子专注力的人 小心你正在毁掉孩子的专注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