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一受损,与多种疾病相关!这些常见坏习惯,现在改还来得及......

;每年的5月29日是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倡议的世界肠道健康日 。
要知道,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结直肠癌已成为我国发病率第二高(仅次于肺癌)的癌症 。根据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2016年中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40.8万例,发病率29.51/10万,死亡病例19.56万例,死亡率14.14/10万 。

肠道一受损,与多种疾病相关!这些常见坏习惯,现在改还来得及......

文章图片

微博热搜截图
今天,#女子便血1年被确诊肠癌#、#一家10口7人确诊肠癌#等多个相关话题都冲上微博热搜,引发人们的高度重视 。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与肠道健康有关的“肠识”吧 。
肠道健康有多重要? ; ;
肠道由大肠和小肠组成,其中大肠包括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而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疾病分类包括感染、炎症、肿瘤、免疫、功能障碍等 。
如果将肠道不同的部位与疾病分类进行排列组合,便衍生出多种肠道疾病谱 。例如,肠炎、肠息肉、大肠癌、肠易激综合征等等为大众所熟知的常见病 。
值得注意得是,肠道与人体的整体健康血脉相连 。肠道是发挥消化、吸收功能的“营养补给站”,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是维系全身各个脏器新陈代谢的原料和动力 。

肠道一受损,与多种疾病相关!这些常见坏习惯,现在改还来得及......

文章图片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 。肠道中存在着数量级高达百万亿的正常寄生菌,与肠壁内同样数不胜数的淋巴细胞一起,以“健康守门员”为天职,齐心协力抵御食物中病原体、毒素、致敏原、致癌物等外来侵略者 。当这种“前哨站”的免疫屏障功能受损时,包括肠道在内的全身多种组织发生感染、炎症、损伤的风险升高 。
研究显示,肠道菌群的多样性降低,还可能与炎症性肠病、银屑病性关节炎、1型和2型糖尿病、特应性湿疹、乳糜泻、肥胖、动脉硬化、神经精神疾病等有关 。
结直肠癌有哪些报警信号? ; ;
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包括结直肠癌家族史、不当生活饮食方式(过多摄入红肉和加工肉、吸烟、过度饮酒)、疾病(糖尿病、肥胖、炎症性肠病)等 。
早期结直肠癌可无症状,医生和患者不易一眼识破,但也可能引起一些报警信号:排便习惯或大便性状改变(大便频率增加、大便变细、血便、粘液便)、腹部局部症状(腹痛、腹胀、腹部包块)、全身症状(贫血、乏力、低热、体重减轻) 。
;
哪些生活习惯摧毁着我们的肠道? ; ;
“病从口入”,饮食习惯不良时首当其冲的正是肠道健康 。不洁饮食、隔夜菜可能含高浓度致病菌,易引起肠道感染 。

肠道一受损,与多种疾病相关!这些常见坏习惯,现在改还来得及......

文章图片

高糖、高脂(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和动物脂肪)食物、高蛋白食物(尤其是油炸后)、腌制食品容易产生致癌代谢产物 。加工肉的每日摄入量每增加50克、红肉的每日摄入量每增加100克,结直肠癌的风险分别增加16%、12% 。
低膳食纤维饮食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增加肠道中毒素或致癌物与肠粘膜的接触时间 。
人体各组织器官需要从均衡饮食的代谢产物中各取所需,肠道细胞的新陈代谢同样需要吸收、储存多种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需要 。对于长期挑食或偏食(例如经常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不规律或节食不当(以零食代替主食)的人群,易导致营养不良、便秘或腹泻、肠绞痛,因此这类人群也容易出现肠道健康问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