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溪无相院古诗 题西溪无相院是创作于什么朝代的诗歌题西溪无相院
[宋]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 , 几家门静岸痕平 。
浮萍破处见山影 , 小艇归时闻草声 。
【题西溪无相院古诗 题西溪无相院是创作于什么朝代的诗歌】入郭僧寻尘里去 , 过桥人似鉴中行 。
已凭暂雨添秋色 , 莫放修芦碍月生 。

文章插图
西溪
张先以词闻名于世 , 和柳永地位相当 , 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 当别人根据他的词调侃其名字叫“张三中”的时候 , 不但没有生气 , 反而自嘲应该叫他“张三影” 。 这种趣味性代表的其实是当时士人阶层的某种雅谑风尚 , 比如稍晚之后的欧阳修、苏轼就未尝没有过同样的倾向 。
这首诗记录的是诗人家乡湖州无相寺周边的风景 , 描述了一幅“清深趣有余”(宋·林逋《小隐自题》)的画面 。 首联的“积水”这里指的是西溪 , 水面澄碧 , 共天一色 , 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整个空间都非常清澈明净 , 溪边有几家住户 , 门庭闲静 , 因为没有大的风浪 , 所以岸上的水痕也浅淡至极;颔联于静中写动 , 浮萍四散零落 , 隐约中可以望见山的倒影 , 说明是刚刚经过了一场雨 , 远处小艇归来惹起一阵与草相擦的窸窣声;颈联写的是一位要到尘世中去的“入郭僧” , 他过桥的时候就像是走在镜子里;秋天已经够美了 , 经过短暂的雨后 , 不要再将长长的芦苇放出挡住月亮生长 。
诗歌的前面三联都是静的 , 这种静在于没有任何主观情感或情绪的掺杂 , 在这样的风景里 , 诗人的主体性被压缩得很低很低 , 可最后似乎仍然不能完全忘怀自己——芦自生长 , 月自皎洁 , 本无妨碍 , 且都是无关于己的 , 可偏要小心地来上一句略带懊恼和抗议的话 , 好像是在宣示自己的存在 , 这样一来 , 就难有“无我之境”的美感了 。 但我们也不要忘了诗人是一个不失幽默感的人 , “已凭”、“莫放” , 可能他只是调皮地向大自然开了一个玩笑——再加上修长的芦苇 , 掩映着月亮 , 美到极致 , “我”恐怕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 得了这一处的点睛 , 顿时由清景而带来的那种趣味性也就凸显了出来 , 而终于没有向枯木死灰滑去 。
- 心理问题怎么自我调节 心理问题怎么自我调节PPT
- 题李凝幽居原文及翻译 题李凝幽居贾岛古诗
- 二年级看图写话以下雪了,小兔们出来干什么为题写一段话?
- 六级题目分数对应表 六级考试具体分值
- 2021全国3卷数学答案 2021全国一卷作文题目
- 赠从弟的赏析题及答案 赠从弟翻译及赏析
- 护士节主题名字 2020护士节主题
- 题竹石牧牛高考诗歌鉴赏 题竹石牧牛诗歌鉴赏
- 3dgame 3ddota
- 以知足常乐为题的范文 知足常乐议论文素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