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与华为在国际地位 华为与思科相比有哪些差距?( 二 )


从产品线看,华为的能提供端到端的网络产品族(勉强能说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勉强),从数通到无线,从核心网到终端,从传输到服务器,从运营商到企业网到DC到园区到家庭到手机……全方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设备制造商 。但再细挑出来,就有说道了
思科的主要产品线在企业网和核心路由器等数通设备,在技术和产品上都极其牛逼,能提供数通领域的全套解决方案 。思科的企业网设备在全球范围是垄断地位,现阶段,华为的企业网还很是小弟 。企业网市场利润很高,华为很眼红(惠普戴尔这些IT公司都眼红已经进入),专门成立了独立的企业BG,但从技术到市场到渠道到经验还在弯路上摸索,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很曲折 。所以在企业网领域,华为企业网各方面差距都很大 。
这个其实是有原因的,华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经验都是运营商领域,一个国家主攻3个运营商就行,企业高层路线+技术+招标金额+进场技术支持……;而企业网,是做渠道,是做行业,是做市场营销(而不是3家营销),是要面对N个渠道子渠道*M个客户,是做市场级的售后 。这也是为什么华为终端走了一年多弯路,因为市场和做法完全不一样 。
华为的核心路由器技术上已经号称赶超思科,但稳定性还需要加强,总体说来差距不大,已经在逐步蚕食思科的市场,但仍低于思科的份额 。
华为的优势在于,吃苦耐劳,多艰苦我都去,比如西方人不去疟疾非洲不去伊拉克,华为去 。比如利比亚打仗日本地震,别人跑了华为继续留守 。
华为另一个优势在于,响应客户需求,所以会有各种定制的特性版本(当然内部研发苦逼是苦不堪言),思科我就提供一个版本,不会针对某个客户做特殊版本,但质量好,稳定 。
华为的服务好在于拼人,客户那常驻10个工程师,有问题立马解决 。思科的服务好在于东西质量好,问题少,出了问题不好意思小地方没有驻厂人员 。
所以技术流很喜欢思科,尤其大学老师,尤其运营商总部,尤其技术型会议,思科粉众多,技术好啊,RFC都是思科的啊,产品稳定啊 。技术上说,还是有差距 。
但作为产品来说,质量只是一部分
类比来说,华为产品的质量有思科的80%,现网上大小问题会比思科多一些,但价格便宜一半,驻厂支持人员是你的3倍,你是客户你怎么选?
就整体的销售总量上讲,华为已经超过了爱立信,思科,阿朗,但单比无线低于爱立信,单比数通低于思科(所以爱-思联盟了?),还是有差距
目前的华为与思科似乎正应了一句伟大的话: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1999年,华为销售额首次突破百亿,达120亿元,2000年飙升到220亿元,在中国电子百强中虽居第十,利润却高居榜首 。在电信市场下滑的2001年,华为销售额却增至255亿,利润27亿,利润仍稳居第一 。与此同时,“骄傲自满”的思科面临着网络经济泡沫破灭之后的业务大幅度退缩,在2001年第三财季报出销售额严重下滑30%后,财务总监拉里?卡特宣布报废价值高达22亿美元的库存,并裁减了8500名员工 。而一向大话挂在嘴边的钱伯斯也从2001年4月份到目前为止,把自己的底薪降至1美元,表示与公司同舟共济 。思科股票最高时曾达到过82美元,市值一度超过微软成为世界第一,但日前在纳斯达克股市却只以每股9.8美元价位收市,2001年总共亏损10亿美元 。
但奇怪的是处于困境的钱伯斯大话依然,在最近的多次演讲中,他要求股东相信思科仍然在领导着网络经济的发展 。与此同时,处于事业顶峰的任正非也依然在提醒“华为的危机”,不过,正像我在对比摩托罗拉与波导的差距时指出的那样,眼前的繁荣并不等于永恒的增长,眼前的困境也并不意味着永远的挣扎 。处于困境中的摩托罗拉员工也许会依然相信十年后摩托罗拉的辉煌,而繁荣中的波导员工却无法足够自信地回答十年后波导的未来是什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