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鲍鱼之乡:每三只鲍鱼中有一只来自这里( 三 )
这里是福建鲍鱼的发源地
上世纪90年代由鲍鱼专家聂宗庆、王素平夫妇利用长崎的盘鲍和北方的皱纹盘鲍杂交育苗 , 在苔菉后湾村培育出本地新品种 , 这也是福建第一粒适宜本地化养殖的鲍鱼 。
聂宗庆、王素平夫妇 , 两位均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 都曾就职于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长期从事海水贝藻类的养殖研究与生产推广工作 , 皆入选《当代中国科技人才大辞典》 。 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科学研究 , 让连江鲍崭露头角 。
当然 , 这里还孕育着鲍鱼的新品种 。 来自美国雄性绿鲍与日本的雌性皱纹盘鲍杂交培育新品种——绿盘鲍 , 2年就可以长到6两 , 最大能长到5斤以上 。 这里诞生渔业“黑科技” , 迈向深远海蓝色牧场深远海机械化养殖平台——振鲍1号 , 形似巨型“水立方” , 仅需2-3人即可完成年产鲍鱼12吨 。 深远海大鱼网箱养殖平台——振渔1号 , 形似巨型“橄榄球” , 可自动旋转鱼笼 , 年产优质商品海水鱼120吨以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