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气重表现为什么样子?

体内寒气重多指内寒,也就是素体阳气虚弱,阴寒内生的见证,通常表现为脸色苍白,手足冰冷,畏寒喜暖,舌质胖淡,苔白滑润,脉沉迟弱等 。
心阳不足,则伴有心慌气短,心胸憋闷甚至绞痛,面青唇紫等 。通常心脏病、心力衰竭、休克等病可见上述临床表现 。
脾阳不足则伴有腹胀食少,口泛清水,胃腹隐痛喜暖喜按,大便溏泄等证 。通常溃疡病、慢性胃炎、慢性肾炎等病可见上述临床表现 。
肺气不足则伴有少气,咳喘,痰涎清稀,怕冷或自汗,易于感冒等证 。通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证,或伴有肺气肿者,可见上述临床表现 。
肝经经脉循阴器,肝气侵入肝经,循经下行则见少腹胀痛,睾丸胀坠或阴囊收缩 。通常腹外疝、慢性睾丸炎等病可见上述临床表现 。
肾阳不足则伴有腰脊发凉,尿频或尿少浮肿,阳痿或女子带下清稀,或食少便溏等 。通常慢性肾炎、慢性肠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病,可见上述临床表现 。
体内寒气重多因外寒直中入里或因体内阳衰阴盛而致,所以驱除体内寒气常采用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通络等方法 。阴寒内盛导致气滞不通、血行不畅时还需行气活血;阳气衰竭欲脱时还需补气固脱 。
体内寒气重者一般遇寒会加重,所以平时要注意保暖,不吃冷食 。
寒气重有哪些症状?
寒气重的主要症状有喜暖怕冷、腹泻便溏、疼痛表现、形成瘀血、舌紫暗、脉迟缓等 。
2.腹泻、便溏:寒气重者,阴盛阳病,脾阳或肾阳虚衰,脾的运化功能和肾阳的温煦功能减弱,可见腹泻或大便溏薄 。
3.疼痛表现:寒性凝滞,易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通则痛,发为疼痛 。寒所在的部位不同,发为不同的局部疼痛,如头痛、胸痛、胁肋疼痛、腹痛、痛经、肢体痹痛等 。
4.形成瘀血:寒性凝滞,阻滞血液运行而形成瘀血,严重者肌肤甲错,因瘀而疼痛且痛有定处 。
【寒气重表现为什么样子?】5.舌紫暗脉迟缓:舌紫暗是因寒凝血瘀导致的瘀血在舌象上的表现,脉迟缓是因为寒邪凝滞,气血运行缓慢所致 。
寒气重者一般为外感寒邪,寒邪直中入里,或者长期饮食生冷,寒从中生导致的 。症状严重者应该就医诊治 。
本内容由山西省中医院 心病科 副主任医师 王建萍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湿气重是指湿为重浊有质之邪,属阴,湿邪致病,常出现以沉重感为特征的临床表现 。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等沉重等 。湿邪外袭肌表,困遏清阳,清阳不升,则头重如裹 。湿邪阻滞关节,阳气不得布达,则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 。湿热虽有外湿、内湿之分,但其为病则相互影响,为内外合邪 。
病因病机
湿邪有外湿、内湿之不同 。外湿之起,多由气候潮湿,淋雨涉水,居住潮湿等因素所致 。内湿则由脾失健运,津液不布,水湿凝聚而成 。伤于外湿,湿邪困脾.健运失司,则内湿滋分而脾虚失运,水湿不化,亦容易沼致外湿侵袭 。
临床表现
1、湿郁肌表
恶寒发热、发热体酸、头痛如裹,身重而痛等症,湿阻气机可见胸脘满闷,口淡纳呆 。
2、湿阻经络
肢体重着酸痛、经脉缩短,拘急或痉 。如湿痉,可见神昏,肢厥,身热不扬,闷乱等 。
3、湿着筋骨
湿气盛者为湿痹,可见肢体关节疼痛重着或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等症状,湿邪留滞,闭阻气血,则出现肌肤麻木不仁,活动不便等 。
4、湿蔽清阳
头重如蒙,或如裹,狐头痛昏痛,或头晕目眩,听力减退证,清阳不能宣发,则可见肢体重滞疼痛,困倦不举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