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原化散在不同的人身上,成为不同的器物 。圣人使用他们,而成为掌权者 。
如此,至大的智慧是浑然为一、不可分割的 。
【老子·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
【翻译】:
想用人为的努力去赢得天下,我看达不到目的 。天下是神的器具,不是人为努力就能得著的 。人为努力的,必然失败;人为持守的,必然丧失 。
世间是这样:有占先前行的,就有尾追不舍的;有哈暖气的,就有吹冷风的;有促其强盛的,就有令其衰弱的;有承载的,就有颠覆的 。
所以圣人摈弃一切强求的、奢侈的和骄恣的东西 。
【老子·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其事好远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
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
【翻译】:
用道来行使主权的人,不靠武力而称强天下 。用武力总是有报应的 。军队进驻之地,荆棘便长出来;每逢大战之后,凶年接著来到 。
良善自会结果,无须强夺硬取 。成了而不矜持,成了而不炫耀,成了而不骄傲,成了像是不得已,成了而不逞强 。
任何事物一逞强示壮就会老朽,这不是出于道 。不是出于道的,是早已注定要死亡了 。
【老子·第三十一章】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而美 之者,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 礼处之 。
【翻译】:
兵是不吉利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 。万不得已而用之,也是以恬淡之心,适可 而止,打胜了也不当成美事 。以打胜仗为美事的人,就是以杀人为乐 。以杀人为乐的人,是绝不可能得志于天下的 。
所谓兵,是不吉利的东西,万物都厌恶,得道的人不用它 。君子平时以左方为贵,战时以 右方为贵,因为左方表示吉祥,右方代表凶丧 。偏将军在左边,上将军在右边,就是以凶 丧来看待战事 。杀人多了,就挥泪哀悼;打了胜仗,也像办丧事一样 。
【老子·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
【翻译】:
道,通常不显露其名份 。存在的本原即道的本体,虽然精渺微小,天下却没有什么能支配他 。王侯若能持守他,万物会自动归顺 。
天地相和,降下甘露,无人分配,自然均匀 。
宇宙一开始有秩序,就有了名份 。既有了名份,人就该知道自己的限度,不可僭越 。知道 人的限度而及时止步,就可以平安无患了 。
道,引导天下万民归向自己,就好像河川疏导诸水流向大海 。
【老子·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
知足者富 。
强行者有志 。
不失其所者久 。
死而不亡者寿 。
【翻译】:
能识透别人,算有智慧;能识透自己,才有光明 。
- 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注释 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
- 枫桥夜泊的诗意及注释 枫桥夜泊古诗翻译及赏析
- 论语为政篇读后感 论语为政篇原文及翻译
- 立春新晴翻译及赏析 立春古诗杜甫翻译
- 孔子拜师故事的内容简介 孔子拜师的故事及启示
- 兰亭序原文及译文 兰亭序全文内容
- 春夜洛城闻笛注释翻译 春夜洛城闻笛翻译全文
- 给男闺蜜的备注
- 氨基酸奶粉、深度水解蛋白奶粉、适度水解蛋白奶粉的区别及用途?
- 雅马哈125所有车型价格 雅马哈125所有车型及价格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