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在天下,歙歙焉[2],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
【注释】:
[1]「无常心」,有本作「常无心」、「无心」,即无私心 。马王堆本「常」为「恒」,「无恒心」亦即不固执一己之心 。
[2]「歙」,音「吸」,纳气入内 。「歙歙焉」,有灵气运行、并非人意之状 。
【翻译】:
圣人没有一己之心,而是一心为了百姓的心 。
良善的人,以良善待他;不良善的人,也以良善待他,从而结出良善的果子 。
信实的人,以信实待他;不信实的人,也以信实待他,从而结出信实的果子 。
圣人在天下,以其气息使人心浑然纯朴 。百姓们全神贯注,凝视凝听,圣人则把他们当婴 孩看待 。
【老子·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1] 。
夫何故?以其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
【注释】:
[1]从韩非子注 。不论生死,人皆有四肢九窍;送生致死,亦以此四肢九窍 。联系上句「出生入死」的总概括,以及后面的「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的总结论,此意顺达 。有人将「十有三」译为「十分之三」,不和此章深意 。
【翻译】:
人一生出来,就进入了死亡 。人以四肢九窍活著,人以四肢九窍死去,人以这四肢九窍,将自己的生命送到死地 。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世人太贪婪今生的享乐了 。听说善于得到并持守真生命的人,行路不会遇到老虎,打仗不会受到伤害 。在他面前,凶 牛不知怎么投射它的角,猛虎不知怎么扑张它的爪,敌兵不知怎么挥舞他的刀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已脱离了死亡的境地啊!
【老子·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1],物形之,势成之 。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
【注释】:
[1]「德」,有品德、恩德、得著、感德、属性等意 。用于大道者,当是恩德 。
【翻译】:
万物都是由道所生,又有恩德去蓄养,化育为物形,得势而成长 。
所以万物没有不敬畏大道、不珍惜恩德的 。
大道的可敬和恩德的可贵,在于他不是情动一时、令出一时,乃是自然而然、永恒如此 。
所以说,道生出万物,又以恩德去蓄养,使它们成长发育,给它们平安稳定,对它们抚爱 保护 。然而他这样创造养育却不强行占有,他这样无所不为却不自恃己功,他是万物之主 却不任意宰制,这可真是深不可测的恩德啊!
【老子·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
【翻译】:
世界有一个开始,那开始的,就是世界的母亲 。既晓得有一位母亲,就知道我们是儿子 。既知道我们是儿子,就应当回归守候母亲 。若能这样,纵然身体消失,依旧安然无恙 。
塞住通达的感官,关闭认识的门户,你就终身不会有劳苦愁烦 。敞开你的通达感官,极尽 你的聪明能事,你便终生不能得救了 。能见著精微才叫明亮,能持守柔顺才叫强壮 。藉著大道洒下的光亮,复归其光明之中,就不会留下身后的祸殃了 。这就是承袭永恒、得 著永生的意思 。
- 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注释 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
- 枫桥夜泊的诗意及注释 枫桥夜泊古诗翻译及赏析
- 论语为政篇读后感 论语为政篇原文及翻译
- 立春新晴翻译及赏析 立春古诗杜甫翻译
- 孔子拜师故事的内容简介 孔子拜师的故事及启示
- 兰亭序原文及译文 兰亭序全文内容
- 春夜洛城闻笛注释翻译 春夜洛城闻笛翻译全文
- 给男闺蜜的备注
- 氨基酸奶粉、深度水解蛋白奶粉、适度水解蛋白奶粉的区别及用途?
- 雅马哈125所有车型价格 雅马哈125所有车型及价格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