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畋的记述里 , 我们看到了一个可以让昭觉寺中兴的实干家 。在他亲力亲为的30年耕耘下 , 昭觉寺焕然一新:“于是集矣寺之殿宇 , 旧且百间 , 今广而増者三百……”更为重要的是 , 延美禅师筑版修墙 , 不但划定了寺院的所属范围 , 改变了僧俗混居的状态 , 同时还扩大了寺庙的规模 。
1062年 , 即宋仁宗嘉佑七年 , 昭觉鼓楼的钟声响起 , 延美禅师示寂 , “世寿九十八 , 僧腊五十六 。荼毗时 , 舍利如雨 。”这时候 , 他留下的昭觉寺 , 规模宏大 , 堪称成都地区最为著名和壮观的寺院 , 不但建有了大雄殿、唱梵堂、罗汉堂、六祖堂、翊善堂、宿堂、大悲堂、轮藏阁等殿堂 , 而且寺院经济也不容小觑 , “供食之丰洁 , 法席之华焕 , 时一大会 , 朝饭千僧 , 累茵敷座 , 如升虚邑 , 未有一物 , 爰假外求” , 至此 , 昭觉寺复兴为气象恢弘的一大庙宇 。
▌ 明代冯任修、张世雍等纂《新修成都府志》载“府治三衢九陌宫室图” , 是现存最早的成都地图 , 正上方北门大安门附近可见“昭角(觉)寺” 。明天启元年(1621)刊本 ,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 北宋(传)李公麟《蜀川图卷》(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成都部分可见今成华区境内的“昭觉寺”“升仙桥”
在延美圆寂后的二十余年 , 昭觉经历师范禅师、符禅师两任住持 , 宋神宗元丰(1078-1085)末年 , 鉴于昭觉寺的声誉日隆 , 也具有了相当大的规模 , 成都知府吕大防遂奏请朝廷 , 提出将该寺从一般的子孙庙改为“十方丛林” 。从此 , 昭觉寺“便从专宗禅宗的一般寺院中脱颖而出 , 实现了体制上的升格 , 开堂广纳四海的僧侣 , 容各宗各派和合共住 , 并对住寺僧人实行一律平等 , 形成了佛教寺院中的‘大千世界’ 。住持人选也由世袭制改为选贤制……家风建设也由此而得到促进” 。
在“十方丛林”的这块金字招牌下 , 接替延美的 , 是正好跟着师父真觉惟胜回到四川不久的纯白绍觉(1037-1096) 。昭觉寺获准改为“十方丛林”后 , 或许知府吕大防本意 , 是想请当时刚从黄檗山归蜀的惟胜真觉 , 出任首任方丈 。但当时的惟胜 , 因“太学狱”而受到牵连 , 此次是奉旨被放归四川 , 故此 , 对于吕大防的出山请求 , 唯有避之不及 。不过 , 他顺势举荐了其嗣法弟子 , “有旨放归蜀 , 门人星散 , 独师负巾钵以从”的高徒 , 纯白绍觉 。
仿佛是从延美手中 , 纯白接过了“十方丛林”的接力棒 , 果然 , 他不负众望 , 领住昭觉寺后 , 即依照南方禅宗制度进行了改革 , “开法 , 遵南方规范 , 一洗律居之弊” 。这是四川禅宗史上一件大事 , 标志着南方禅宗的组织制度进入四川寺庙 , 改变了以前寺庙的性质 , 彰显了禅宗的独立品格与风貌 , 让川内僧俗见识了不同于以往的禅宗风格与手段 。
明僧居顶《续传灯录》记载“成都府昭觉纯白禅师”:“师示疾 , 以颂付小师宗显曰:‘风高月冷 , 水远天长 。出门无影 , 四面八方 。’怡然而寂 。”了了白描 , 勾勒出一个逝者和大德的肖像 。
- 新手谈恋爱,经常忘记自己有个男朋友怎么办,求问如何快速适应?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原文及翻译 塞翁失马原文及翻译
- 伯牙善鼓琴原文注音版 伯牙善鼓琴原文及翻译
- 桃花源记原文及注释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
- 围炉夜话经典名句分享 围炉夜话原文及译文
- 读通鉴论原文赏析 读通鉴论原文翻译
- 与诸子登岘山翻译及赏析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及翻译
- 猪肉颂苏轼原文赏析 猪肉颂苏轼原文翻译
- 定风波原文翻译赏析 定风波翻译及原文
- 一般小孩在背唐诗一会就忘记了,怎么提高小孩在的记忆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