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蜀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入蜀记翻译及原文( 六 )


陆游眼里的昭觉寺淳熙三年正月初七 , 这一天是1176年的人日 ,  52岁的陆游时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兼四川制置使司参议官 , 这天他得闲抽身出北门 , 去北郊的昭觉寺吃了一顿斋饭 , 以《人日饭昭觉》一诗为记:“天涯羁旅逢人日 , 病起消摇集宝坊 。雪水初融锦江涨 , 梅花半落绿苔香 。家山松桂年年长 , 幕府文书日日忙 。自笑余生有几许 , 一庵借与得深藏 。”
二月 , 陆游带着小儿再次走进昭觉寺 , 还吃了一顿斋饭 , 因为遇上一场淡淡的春雨 , 在昭觉寺的晨钟暮鼓中 , 待了一天:“身堕黄尘每慨然 , 携儿萧散亦前缘 。聊凭方外巾盂净 , 一洗人间匕箸膻 。静院春风传浴鼓 , 画廊晚雨湿茶烟 。潜光寮里明窗下 , 借我消摇过十年 。(《饭昭觉寺抵暮乃归》)”
陆游喜欢去昭觉寺吃饭 , 吃的当是寺里的斋饭 , 而之所以常常往昭觉寺跑 , 对他来说 , 昭觉是其心目中的正法寺院 。从淳熙二年(1175)春调至成都到淳熙五年(1178)春应诏东归 , 陆游在成都一住三年 。东郊踏青 , 城内赏梅 , 浣花傍晚散步 , 大慈寺、保褔寺、昭觉寺 , 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
不过 , 仿佛春天得的一场大病就是预兆 , 陆游没想到的是 , 或许因这年三月三上巳节给范成大的诗集作序后遭致小人弹劾 , 夏天即因不拘礼法“燕饮颓放”而被免官 , 后来以“闲身”在成都别领了一年多的台州桐柏祠禄 。
▌ 清释中恂、罗用霖编《重修昭觉寺志》载 , 康熙二十六年(1688)立《昭觉寺界址碑记》 。图为昭觉寺收藏的田界碑
▌ 2018年8月11日 , 昭觉寺 , 正在维修的地藏殿门口 , 一位木匠师傅正在刨一块写有字迹的大梁
▌ 或许是昭觉锅巴的名气 , 今日昭觉寺的素餐厅 , 成为香客们拜佛后必光顾的一个去处
▌ 2018年8月11日 , 昭觉寺隆重举行盂兰盆超度法会
《宋史》本传载 , 此时报国无门的陆游 , “人讥其颓放 , 因自号放翁 。”这一年的秋天 , 十一月三日 , 一早出北门的陆游 , 过升仙桥的时候 , 在桥边的小场上 , 买饼匆匆吃了一顿早餐 。这次过升仙桥 , 他一气写了三首诗 , 其中一首 , 有点像日记:“早过升仙不暇炊 , 桥边买饼疗朝饥 。纷纷满座谁能识 , 大似新丰独酌时 。”升仙场上 , 小店里面坐满了吃早餐的人们 , 但或许是他穿着便服的原因 , 他像独自饮酒的“新丰客”一样 , 人们都不认得他 。“新丰独酌”典出《旧唐书·马周传》:唐初 , 大臣马周未仕前 , 曾在新丰旅店住宿 , 店主人看不起他 , 他就叫了一斗八升酒来“悠然独酌” , 大家都为之惊异 。而又有谁知道 , 他这个放翁“新丰独酌”的孤独!
这次出门 , 陆游还是去昭觉寺吗?夏天刚过的时候 , 他才去了一次 , 《访昭觉老》:“久矣耆年罢送迎 , 喜闻革履下堂声 。游山笑我蓦直去 , 过夏怜君太瘦生 。庭际楠阴凝昼寂 , 墙头鹊语报秋晴 。功名已付诸贤了 , 长作闲人乐太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