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做读书笔记有什么意义?( 二 )


下面就具体说说读书笔记的意义 。
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读过一本书后,感觉书中的内容都懂了,可是如果让你向别人介绍这本书时,又感觉自己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把记读书笔记当作目标去读书,我们就会集中注意力去理解书中的内容 。当我们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时,思想输入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 。
即使我们仅仅是摘抄书中的精华部分,也能促进、加深对输的记忆和理解 。
即使我们读过的书不再手边,只要翻看我们的笔记,就能知道我曾经读过这本书,通过回忆还能记起书的内容 。不至于感觉好像什么都没留下 。

在重读笔记的过程,如果感觉对哪些内容感兴趣,还可以去翻看原书 。这些笔记还是我们写作时很好的素材 。
关于读书笔记的意义和好处,先说这么多 。

读书时做读书笔记有什么意义?

文章插图

读书时必须做读书笔记 。否则不叫读书 。而是翻书 。
鄙人爱好国学 。我读过的诸子经典有《论语》、《孟子》、《荀子》、《孔丛子》、《孔子家语》、《左传》、《礼记》、《周易》、《尚书》、《诗经》、《老子》、《庄子》、《列子》、《公孙龙子》、《韩非子》、《尹文子》《商君书》、《吕氏春秋》、《晏子春秋》、《墨子》、《尸子》、《鬼谷子》、《战国策》、《孙子》、《尉缭子》、《山海经》、《孝经》、《竹书纪年》、《世本》,《黄帝四经》、《淮南子》、《楚辞》、《管子》等 。为了提高古文阅读能力,我专门读了王力版的《古代汉语》 。
从形式上,俺作的读书笔记分篇章内笔记和整理归类后总结的笔记 。篇章内的读书笔记就是对篇章内的重点和核心内容作标记 。
读第一遍时作篇内笔记 。读第二遍时,就补充篇内笔记,又对读书笔记进行整理归类 。
作了读书笔记之后,写读经札记就非常容易 。读书笔记虽不是文章 。但文笔修饰之后的读书笔记+自己的心得=文章 。
做读书笔记,目的其提纲挈领 。抓住书中要点和灵魂 。
所谓画龙点睛 。书籍是龙 。做读书笔记是点睛 。
现代著名教育家徐特立曾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 。我读书的时候就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不做笔记的话,总感觉书跟没读一样 。
具体来说,读书时做笔记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在阅读的过程中,把书中的重点内容记录下来,能够加深自己对内容的印象,利于将知识内化 。
首先,记录本身就是一个加深印象的过程 。在记录的过程中,你等于把阅读的知识又重新回顾了一遍 。这显然比你读一遍就把书放到一边要印象深刻 。
其次,记笔记不是简单的摘抄,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你要思考哪些内容是重点,要思考内容的具体含义 。而思考本的过程,就是在强化知识 。
所以说,加深印象、内化知识是做笔记的最大意义 。
做笔记还有一个重大意义,就是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并且记录的笔记,还可以成为自己的写作素材 。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就是一个非常喜欢做笔记的人,他在读书的时候提倡“苟有可取,随手记录”的笔记读书法,并坚持不懈地做了30多年的读书笔记 。他的巨作《资治通鉴》就是在他笔记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 。
所以,对于学生党或者自媒体写作者而言,做读书笔记是 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
笔记可以有助于记忆
另外日后翻看笔记时也可以体会当时阅读时的心境
我是认为边阅读边胡写乱画挺好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