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吃馒头好还是经常吃米饭好?为什么?( 五 )

细粮就是全谷类的粗粮经加工去掉了麸皮剩下的部分,主要成分为淀粉,即糖类 。而大部分的营养素都在麸皮中,如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却被抛弃了,所以细粮只提供了热量,丢失了辅助淀粉、蛋白质、脂肪在体内进行能量代谢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没有了供肠道益生菌生长繁殖和促进肠道蠕动的膳食纤维 。因此常吃细粮会导致营养不平衡,从而加剧代谢不平衡,最终引发代谢类疾病 。
此外,这些细粮,如馒头、大米饭跟白糖消化吸收后提升血液中葡萄糖浓度的能力很接近,也就是说顿顿吃细粮就等于顿顿吃白糖 。饮食调查表明,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有85%以上是细粮,例如早餐经常摄入的大米稀饭,白面馒头、包子、油条等都是高升糖指数的食物 。国际公认的“克里威二十年法则”指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主食改为细粮,在20年内,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将会出现;40年内,这些疾病就会扩散 。克里威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医生,他的二十年法则已在冰岛、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印度、日本、墨西哥和其他许多国家一再得到验证,目前中国也正在验证这一法则 。
很多人误以为大鱼大肉是导致肥胖、“三高”的主要原因,然而很多中老年妇女很少吃大鱼大肉,却依然普遍发胖,患脂肪肝和“三高”的也比比皆是 。为什么?答案很简单:细粮吃多了!长期摄入细粮会导致“碳水化合物上瘾” 。
每当我们吃了一顿馒头、面条或米饭为主食的“高血糖指数食物”,经胃、肠的消化吸收后,必然导致餐后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过快,为了维持“血糖”的平衡,接着人体胰腺β细胞会过度分泌一种唯一能降低血糖的蛋白类激素,叫“胰岛素” 。因而会导致血液中葡萄糖过度降低,发生“低血糖”现象 。低血糖则会带来头晕、乏力、心慌、眼前发黑等症状 。我们的机体是非常聪明的,这个时候出于本能,它就会大量分泌应急激素,带来极度饥饿感,这就促使人们不得不去寻找新的食物来解决这种难以忍受的饥饿感 。
我们可以很容易想到,到了下一顿饭时间,吃的又是“高血糖指数食物”,如米饭、面条、馒头或细米粥等,饭后又导致“血糖升高过快”,之后胰腺β细胞又会“过度分泌胰岛素”导致“低血糖”,接着“大量分泌应急激素”又带来“极度饥饿”,如此便形成了恶性循环 。
而吃了“高血糖指数食物”后带来的极度饥饿感又更容易导致暴饮暴食,这又会促使吃多了 。所以暴饮暴食协同吃多了会共同推动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碳水化合物上瘾”,也就是“馋主食”,即一顿饭不管吃了多少菜,只要没吃主食就感觉没吃饱 。
吃了馒头、面条或米饭为主食的“高血糖指数食物后,过高的血糖会反复刺激胰脏β细胞拼命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而过度的透支终归会导致胰岛β细胞受损、直至死亡,最终导致机体降糖功能减弱及下降 。因此会引起高血糖,若胰岛β细胞继续受损,进一步会引发糖尿病 。举个例子说明一下,若一个人平常扛20公斤的货物很轻松就能搬上楼,现在你经常让他扛40公斤的货物搬上楼,那他是不是很吃力,若这样长期透支身体,时间久了是不是身体就出问题了 。
此外,尤其是迅猛的餐后血糖升高冲击会产生大量的“内源性自由基”,而自由基是一个“破坏分子” 。它会侵蚀线粒体、细胞膜、血管壁、蛋白质、脂肪,甚至遗传物质DNA,从而加速机体的衰老、脏器的慢性病变,如诱发冠心病、癌症、脑中风、关节炎及遗传物质突变等疾病有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