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全文及解释 孙子兵法全文翻译解释( 八 )


攻而必取者 , 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 , 守其所不攻也 。故善攻者 , 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 , 敌不知其所攻 。微乎微乎 , 至于无形 。神乎神乎 , 至于无声 , 故能为敌之司命 。进而不可御者 , 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 , 速而不可及也 。故我欲战 , 敌虽高垒深沟 , 不得不与我战者 , 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 , 虽画地而守之 , 敌不得与我战者 , 乖其所之也 。
【译文】进攻就一定会获胜 , 是因为攻击的是敌人疏于防守的地方;防守必然稳固 , 是因为防守在敌人无力进攻的地方 。所以 , 善于进攻的 , 能做到使敌方不知道在哪防守;善于防守的 , 使敌人不知道从哪进攻 , 不知怎样进攻 。真微妙啊!微妙得看不出一点形迹;真神秘啊!神秘到听不出一点声息 。正因如此 , 所以才能成为敌人命运的主宰者 。进攻时 , 敌人无法抵御 , 是因为冲击了敌人空虚的地方;撤退时 , 敌人无法追击 , 是因为退得非常迅速 , 敌人追赶不上 。所以 , 我军若求战 , 敌人即使有高墙深壕可以据守 , 也不得不出来应战 , 是由于我军进攻的是敌人所必救的地方;我军若不想交战 , 即使画地而守 , 敌人也无法和我军交战 , 是因为我军已设法改变了敌军进攻的方向 。
故形人而我无形 , 则我专而敌分 。我专为一 , 敌分为十 , 是以十攻其一也 , 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 , 则吾之所与战者 , 约矣 。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 , 不可知 , 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 , 则吾之所与战者 , 寡矣 。
【译文】所以 , 使敌人暴露实力而我军能隐藏自己的行迹 , 我军就可以集中兵力 , 使敌人兵力分散;我军把兵力集中于一处 , 设法使敌人的兵力分散于十处 , 我军就能以十倍于敌的兵力打击敌人 , 这样就能在局部战场上造成我众而敌寡的有利态势;既然能造成以众击寡的有利态势 , 那么敌军也就难有作为了 。我军所要进攻的地点事先不能让敌人知道 , 敌人不知道进攻的地点 , 它就要分散兵力处处防备;敌人防备的地方越多 , 兵力越分散 , 这样 , 能够与我军在特定的地点直接交战的敌军就少了 。
故备前则后寡 , 备后则前寡 , 备左则右寡 , 备右则左寡 , 无所不备 , 则无所不寡 。寡者 , 备人者也;众者 , 使人备己者也 。
【译文】所以 , 着重防备前面 , 后方的兵力就薄弱;着重防备后面 , 前方的兵力就薄弱;着重防备左翼 , 右翼的兵力就薄弱;着重防备右翼 , 左翼的兵力就薄弱;处处防备 , 就处处兵力薄弱 。敌人兵力薄弱的原因 , 是由于处处防备 , 兵力分散;我方兵力所以多 , 是由于迫使敌人分兵防备我军的结果 。
故知战之地 , 知战之日 , 则可千里而会战 。不知战地 , 不知战日 , 则左不能救右 , 右不能救左 , 前不能救后 , 后不能救前 , 而况远者数十里 , 近者数里乎?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