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子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概述】枸杞子为常用中药材,也是驰名国内外的滋补珍品,为世人所推崇 。明代《弘治宁夏新志》有枸杞子作为“贡品”的记述 。说明当时宁夏枸杞质量好 。与今用药完全相符 。枸杞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能 。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成熟果实 。主产宁夏中宁、中卫、银川等地,此外,天津、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北等地亦多有栽培 。
【生长环境】枸杞的原产地多为海拔2000~3000米河岸、山坡、渠畔、沙砾等土层深厚的棕壤土 。性喜凉爽气候,具有喜阳、耐旱、耐盐碱的特性 。植后1~5年为初果期,5~15年为盛果期 。
【种植技术】
1、选地选种:枸杞对土壤的选择不严格,宁夏地区多生于坡地,天津地区多在盐碱地上种植 。以选择灌溉便利、排水良好的地段栽种为宜 。枸杞有家种和野生两种 。家种又分软条、硬架两种:软条枝密长而下垂,顶似圆锥形,一般有三层,故称“三层楼”;硬架顶似伞状,枝条粗而稀,俗称“霸王乱点兵”,所结的果实子少、肉厚、味甜、美观 。一般选择这类种子作为繁殖之用 。
2、繁殖方法:一般选择移苗和播种繁殖 。
(1)移苗:宁夏产区多采用移苗繁殖,因这种移植办法结果早,省工又经济 。于春、秋两季在枸杞园田中选择生长好的幼苗(果实脱落自生或老树萌发的荪子)移植 。但这种办法只适宜于老产区,新繁殖区则无此条件 。
(2)播种繁殖:夏秋前后是最佳播种期,这时正值枸杞成熟季节 。一般采摘鲜枸杞剥子作种 。其方法是将枸杞用水浸泡1~2天 , 搓去肉皮,将子粒洗净晒干,每0.5千克枸杞能洗子100~120克 。种时首先翻地作畦,并施足基肥 , 使土壤细碎湿润,然后将种子拌细土均匀地撒在畦上,种子的距离7厘米左右,再覆盖约1厘米厚的土 。10天左右即可出苗 。在这期间,务须保持畦内湿润,如发现干燥,应随时喷水 。小树出土之后 , 生长很慢,应注意经常喷水、除草和追肥,促使幼苗生长健壮,待苗70~100厘米时 , 即可移栽 。
(3)移栽:在选择栽培枸杞的土地上挖穴,株距230厘米,行距26厘米 , 穴深26~30厘米,每穴施1.5~2.5千克腐熟的堆肥,与土壤充分混合 。春秋季(春季:春分至清明;秋季:秋分前后)从苗床上连土挖起幼苗,每穴栽3株 , 排成三角形,使其互相支持生长,壅土踏实,浇水定根,候生芽长叶后,再施肥浇水 。每667平方米栽120株左右 。另一种栽培方法是候苗床上的幼苗长至35~50厘米高的时候,用快刀在离地面1.5厘米处割去幼苗 , 使其另生新苗 , 待新苗长至70cm左右移栽 。栽后3~5年即可结果 。
【栽培管理】
1、剪枝:一般结果的枝条极易枯死 , 特别是老树 , 这些枯枝如不及时剪去,风一摇动 , 干枝就会把嫩芽和花果碰掉 。因此,春天发芽前,一律把干枝剪掉是保证增产的关键之一 。同时 , 剪枝工作也是培养枸杞主要技术之一 , 从幼苗移栽之后,每年都要整枝,幼苗长至130~150厘米时,须将树尖剪去,使其生枝发杈,帮助幼树正常生长,酌情剪去新生幼芽,保持稀密均匀,通风透光 。在结实期间,每年须作两次剪刺,以免刺尖碰伤花果,并且帮助其结成圆形树顶,以便于采果 。
2、施肥:每年春季开花前和秋季结果后,各施肥1次 。每株施用饼肥0.5~1.5千克、大粪2.5~5千克、硫酸铵、骨粉各10~12克 。在幼树期间,可以间种马铃薯等作物,既能增加收入 , 又能增强土壤肥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