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蔸栽苓接种法:①蔸顶接种法 。将菌种(菌引或肉引)集中接种在树蔸顶端边缘靠传菌线部位(削皮留筋处) , 上面覆盖松木片或薄松树皮,加以保护,然后用土淹埋 , 堆成龟背形,四周修挖排水沟 。②坎口填引法 。对蔸顶凹凸不平或残茎过高的树蔸 , 在近地面部位砍或锯1个深约10厘米的L形缺口,将菌种填放在缺口内 , 外用松树皮或干松枝遮盖,然后用土掩埋至接种缺口以上部位,并向外缓缓倾斜,呈圆土堆状 。③侧根夹种法 。在已干燥的树蔸上,选较粗的侧枝一个至数个,削去部分外皮,将引种夹放在侧根间隙中,若间隙较大,可用细料筒或干松枝填在侧枝中间,再接种 。接种后用松木片或树皮遮盖保护 , 覆土封蔸 。④根下垫种法 。选较粗的侧根一个至数个,将侧根下的土层掏空,并削去根下方的部分根皮,然后将引种垫放在根下 , 用沙土填紧固定,覆土封蔸 。
【栽培管理】
1、查窖补种:接种1周后适时检查,若未传引或引种被杂菌污染,应立即换补 。
2、清沟排渍:接种后经常疏通排水沟,防止水渍及窖面水土流失 。
3、及时覆土:随着菌核逐渐生长膨大,窖面表土常发生龟裂,使水分渗入,导致菌核腐烂 。离土表较浅的菌核常长出土面,应经常检查,及时覆土 , 加以保护 。
4、修筑围栏:在苓场周围修围栏,防止人畜践踏,影响菌核生长 。
5、病虫害防治:
(1)病害:茯苓生长期间,木霉、青霉、根霉等易浸染料筒及菌核,造成病害 。防治方法:种植前苓场要翻晒多日 。料筒及菌种要严格挑?。痪松て谧⒁夥雷?。发现污染及时处理 。
(2)虫害:主要有白蚁、螨及茯苓虱(一种昆虫) , 噬害木片菌引及茵核 。防止白蚁方法:选场忌北向及无白蚁潜居的场地 。发现白蚁为害,立即挖除蚁巢,或用亚砒酸、西维因等药物毒杀 。螨类使用氯杀螨砜或洗衣粉(烷基苯磺酸钠),茯苓虱使用西维西水剂驱杀 。
【收获与加工】家种的一般7~8月开始起窖 。茯苓接种后,经10~12个月的生长,材质呈腐朽状,菌核皮色开始变深,表皮裂纹渐渐弥合(俗称封顶),呈淡棕色;苓场不再继续出现新裂纹时,即可选晴天采挖,并注意从中选出优质菌核 , 做菌种扩大繁殖 。
采收野生茯苓,可在松林中观察松树生长状况和树桩周围地面情况,使用铁制钳状探试器,进行刺探寻找、采挖 。生长有野生茯苓的周围松树,有明显枯萎或衰败现象;有的树桩靠地面处有白色或淡棕色菌丝或菌丝膜状物 , 揭开树根皮,可见黄白色浆液渗出;树周地面较干燥,生长的杂草不多 , 有时还可见到不规则的裂隙(即龟裂状),敲打或用脚踏此处地面,可觉察到有稍空洞的声响 , 此时若用铁锥探试器插入地下,在深10~20厘米处探感有块状物,拔出时见到白色茯苓朽末,即可挖掘、采收 。
由于过去各地销售习惯不同,商品规格有数十种之多 , 近已简化规格 。国内销售的个苓及出口的平片加工方法如下:
1、个苓:取挖出的新鲜茯苓(潮苓)去掉腐朽部分,刷去泥土,摊置密闭室中,先将室内垫一层杂木条(便于滤水),然后将鲜苓按1.3米宽,长度视情况而定 , 似砌墙样堆码1.3m左右的立体,用薄膜四周复空罩 , 任其自然升温分解 , 散出菌核内水分 。1~2天后薄膜四周可满挂水珠,用手插入罩内有灼热感时 , 可适当掀开部分薄膜口,透气降温,避免中间部分赤化 。3天后拆堆,里外苓互相换位,边翻边堆一次,再罩好薄膜 。第2次罩薄膜时不宜罩实,使温度保持35℃~40℃ 。共2次 。5~7天即可取罩 。此法成品紧结光滑、碎苓少 。
- 枳实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桃仁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酸枣仁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石斛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青皮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姜黄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天麻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金银花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槐角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巴豆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